在一旁听他们议论而一直保持沉默的山本这时突然开口了,他说:“这事交给我。对天皇陛下谢罪的只有我一个人。”
说完后,他走进自己的住舱,一连三天拒绝会见任何人。南云在返航途中对自己指挥失误深感内疚,试图自杀谢罪,但被部下阻止。
鑑于美军舰队已经东撤,与其进行水面舰艇决战的可能已不可能,如果日军继续东进,天亮后必将遭到美军舰载机和岸基航空兵的攻击,山本于6月5日2时55分,向所有部队下令:
一、撤销中途岛作战计划。
二、中途岛登陆编队部队和机动编队(除‘飞龙’号及其警戒兵力外)同主力会合,这支联合部队于6月6日上午在北纬33度,东经170度海域加油。
三、警戒部队、‘飞龙’号及其警戒兵力和‘日进’号水上飞机母舰应开往上述地点。
四、运输船队西撤,摆脱中途岛敌机攻击范围。
就在这个命令发出不久后,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接到了观战的德国潜艇发来的作战报告,称他们重创了一艘美国航母,有可能是‘企业’号,但是攻击的潜艇在随后的反潜战中受伤,需要回国进行修理。并纠正联合舰队先前错误的判断,即他们攻击的美国航母只有一艘,那就是‘约克城’号。
东方战线 初到cq
在41年中,也就是德国进攻苏联的前后,中国gmd军队已经根据《c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应驻缅英军请求,以第5、6、66三个军10万人组成c国远征军,入缅支援英军作战。本来按照日军的南下计划,日军陆军部队除在日本海军的掩护下进攻东南亚,并同时投入4个师团,共10万人分三路进攻缅甸,企图切断滇缅路,阻断英、美对c国的军事援助,由缅甸入侵c国yn。
但由于在g国gcd军队发动的btdz中,日军c国占领军损失惨重,在反应过来后又抽调大批部队对gcd军队占领的地区实施疯狂报复,因此在南洋行动的兵力不足,所以推迟了对缅甸的进攻。(小说中的这段历史与真实历史并不一致,真实历史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实施南进战略,投入4个师团(10万人),在250架作战飞机支援下,分三路进攻缅甸,企图切断滇缅路,阻断英、美对华军事援助,由缅甸入侵云南。当时,英军在欧洲战场连接失利,驻亚洲军事力量薄弱,在缅英军只有两个师团兵力,无力阻挡日军进攻。1942年2月,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应驻缅英军请求,中国政府以第5、6、66三个军10万人组成中国远征军,入缅支援英军作战。)
但那不过也只是推迟而已,几个月后当日军c国占领军认为已经重创了g国gcd军队的实力的时候,于是开始进行缅甸作战。与原来的计划相比除时间有所推迟外,其它的并不变,原因是英军在该地区的兵力极为薄弱,日本并不认为推迟缅甸作战英国多上几个月准备的时间就能把他们的防御做的更好。
1941年6月中旬,c国远征军5、6两军在东枝、景洪与东瓜一线分别接替英军防务,第66军在曼德勒地域担任预备队。6月下旬,c国远征军同古防守部队(dal指挥的第200师)与进犯同古的日军第五十五师团爆发激烈战斗。第200师士兵用集束手榴弹、汽油瓶与日军第五十五师团坦克反覆拼杀,战况十分惨烈,双方伤亡惨重,日军承认此役为南线日军作战初次受挫。
7月中旬,日军攻击仁安羌,7000名英军及数百名记者被日军合围,c国远征军第六十六军新三十八师已经抵达乔克巴当,下属的一三三团奉命乘汽车火速驰援,抵达被围英军防线后发现攻击英军的日军部队兵力仅一个大队,他们迂回至仁安羌以北的大桥附近,试图截断被围英军退路,而英军被围部队-第一师和第七装甲旅竟然束手无策。经一个上午的和日军激战,突破日军防线,将英军及记者全部救出。
7月底,由于英军只为保存自己的实力,主动撤出战斗,将多处阵地放弃,日军藉此迂回至c国远征军后方,切断远征军后路。被隔断在缅境的c国远征军各部腹背受敌,被迫实施突围作战。
被围的中国军队克服巨大困难,连续作战,终于突破日军堵截,主力部队丢下重型武器和辎重经c缅边境野人山部分分散返回国内,由slr指挥的新三十八师则全师转向退入印度。后进犯nj之日军,在nj大桥被c国军队炸毁后只得将进犯的脚步停在了nj岸边。
1941年10月,第一期入缅作战以失利结束,c国远征军以10万之众出国,生还者仅4万。
1941年底,退入印度的c国远征军部分在印度北部改编为c国驻印军,接受美军训练与大批经南太平洋、印度洋辗转运来的美式装备,兵员素质和士气有很大提高。
而德国特使法肯豪森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比较微妙的时候,由于此时一直积累的c英矛盾在缅甸发生了大爆发,由于缅甸在历史上曾为c国的属国,虽然在近代缅甸变成英国的殖民地,但是英国一直忌惮c国恢复在东南亚的影响,特别是英军亚洲兵力开始大批被抽调到北非战场的时候这种担心就更加强了。
在日本初进攻东南亚的时候,英国过于看高自己的力量,拒绝外部力量的援助,直到自己的部队在日本军队的压力下一触即溃,特别是在缅甸受到日军压力后,英军不得已只好邀请c国军队进入缅甸协防。但是英军指挥官一直认为凭藉缅甸英军和后来加入的c国远征军是无法御日军于仰光之外的,而且由于缅甸独立运动的干扰在日军开始向缅甸施加压力后也更加厉害起来,英军最高指挥官认为与其在早晚要失陷的缅甸浪费英军数量不多的兵力,还不如将缅甸放弃给日本人。自己专心防守英国重要殖民地-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