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乡村之巨变 > 第235章 首届村民委员会

第235章 首届村民委员会

    今天真是一个好日子,阳光明媚,温暖如春。</p>


    早上七点,村里人就忙碌了起来。</p>


    原来的大队干部都来了。</p>


    党员和村民组长都来了。</p>


    今天村小特地放假,张校长把全体老师都带来了。</p>


    九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个个胸前都别上了证件。</p>


    晒谷场上,靠近大队部的地方,挂起了横幅,上书十二个大字。</p>


    “陈家村首届村民委员会选举。”</p>


    横幅下,是从村小借来的十张书桌,和不少凳子。</p>


    书桌上,已经铺好了红色的绸布。</p>


    三个纸箱做的投票箱,也都贴上了红纸,正搁在书桌上。</p>


    另一边还有八张书桌,放着几十个热水瓶,和至少五十个水杯。</p>


    热水瓶和水杯,都是从村民那里借来的。</p>


    热水瓶都灌满了热水,用的水正是来自蔡宝华家的百年老井。</p>


    现场最多的还是孩子们。</p>


    七点半,公社的人全体都来了。</p>


    作为选举试点,陈家村今天先走一步。</p>


    书记童四平带领大家,与村支书陈生梅他们汇合,把整个现场检查了一遍。</p>


    童四平问陈生梅,“老陈,午饭准备好了没有?”</p>


    陈生梅立即发懵,因为他们以为,上午就能完成选举,管饭是公社的事。</p>


    “童书记,还要管饭?”</p>


    童四平道:“老陈啊,县里区里都要来人,听说地区也要派人下来。还有,听说省报记者都来。还有,全县各区都要派人前观摩。等他们到齐,要等到什么时候?一个上午够吗?”</p>


    陈生梅慌了手脚,“怎么办,怎么办?”</p>


    “老陈,你立即派人去买菜买肉。猪肉,直接买两条杀了。这边,你派人去借桌借凳,赶紧运到村部来。还有,请两三个厨师来。”</p>


    陈生梅一边点头,一边应着。</p>


    吩咐完毕,童四平催促起来,“快快。老陈,你快去,赶紧让你的人行动起来。”</p>


    </p>


    陈生梅手忙脚乱,第一次当家,可千万不能搞砸了。</p>


    八点过后,区里人来了,各公社的观摩者也来了。</p>


    他们是坐机动船来的。</p>


    这边,陈生梅已开始组织人马,筹备招待事宜。</p>


    陈生梅也是急中生智,把原大队的两套班子成员,和部分基干民兵,以最快的速度行动起来。</p>


    大家各司其职,买菜的买菜,买酒的买酒,杀猪的杀猪,借桌凳的借桌凳,借碗快的借碗快……</p>


    村里最好的三个厨师,也被请了过来,就在村部的院子里搭锅。</p>


    快九点半,县里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以及地区派来的代表,和三家省报的六名记者,分乘两条机动船赶到陈家村。</p>


    带路的正是老张同志。</p>


    同来的还有在县里印好的选票。</p>


    村里的干部,特别是陈生梅,目瞪口呆的看傻了。</p>


    准备的是十桌客人的饭菜,现在一看,十五桌都不止。</p>


    腊月的天气,陈生梅居然额头冒汗,他赶紧找人通知下去,饭菜翻一倍,准备二十桌。</p>


    晒谷场上,聚集的村民,至少已有七八百。</p>


    陈扬没有出门。</p>


    不仅没有出门,而且还躲在楼上。</p>


    这会儿,陈扬正在三弟的房间里,坐在窗边,拿着望远镜往外观看。</p>


    这是一个军用望远镜,是父亲送给陈扬的礼物。</p>


    整个陈家村东高西低,其实是个斜坡。陈扬家所处的位置,比村西的村小至少高三四十米。</p>


    晒谷场位于村北,离陈扬家大概八十米。</p>


    陈扬家是二楼,地势又高,拿个军用望远镜,把个晒谷场看得一清二楚。</p>


    如此大的阵势,让陈扬也看得发懵。</p>


    十点钟,选举开始。</p>


    县领导讲话,区领导讲话,公社书记童四平讲话。</p>


    十点二十五分,老张讲话。</p>


    老张主要讲解选举办法。</p>


    公社的那个高音喇叭,临时拿来安放在晒谷场,老张的讲话,待在家里的陈扬都听得清清楚楚。</p>


    这次选举,不设固定投票箱,三只投票箱都是流动的。</p>


    选举工作人员将拿着选票和票箱,挨家挨户的上门,当场填票,当场入箱。</p>


    快十一点时,选举正式开始。</p>


    工作人员分成三组,拿着三个票箱、花名册和选票,按事先划定的区域,分别向三个方向走去。</p>


    至于工作人员的配备,也是精兵强将,每组十人。</p>


    这其中,三个组分别由老张、童四平和陈逸梅三人负责。</p>


    一个拿着名册,一个分发选票,一个指点村民填写选票,一个收回选票,一个拿着票箱。</p>


    另外还有四人,分别是县监督员、区监督员和两名观摩员。</p>


    其实每组不只十人,因为每组都跟着两名记者,一个文字记者,一个摄影记者。</p>


    村选举委员会九名成员全体出动,每组三人。</p>


    陈扬看到,童老贵、陈耀平和蔡宝华,被分到不同的三个组。</p>


    陈扬开始不明白,为什么不把投票箱设在晒谷场,让选民们当场直接投票。</p>


    如果这样进行,那就相当于无记名投票。</p>


    现在这样,选民填写选票时,直接面对工作人员,相当于不是无记名投票。</p>


    选票上写着七个候选人的名字,公开打勾打叉,都是乡里乡亲的,总是打勾的多打叉的少。</p>


    用流动票箱的办法,投票率绝对最高,错票率最低,得票率也是相对最高。</p>


    仔细想想,对广大选民来说,毕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根本就不懂怎么投票。</p>


    上门而来,正好也是一次普及教育。</p>


    只是这么一来,需要的时间就太长了。</p>


    上午十一点不到开始,一直到下午一点多,投票还没有结束。</p>


    陈扬一家,五人投票,都在家等着。</p>


    全村唯一的二层新房,还有一个肥皂厂,一根很高的电视天线,院子里停着三辆自行车,立即引起大家的关注。</p>


    这一组流动票箱的负责人正是老张。</p>


    站在院子里,老张一边请陈扬家人投票,一边趁机介绍陈扬。</p>


    什么“能人”,什么“首富”,什么“高才生”,什么“这次选举推荐票最多的人”。</p>


    反正都是好的。</p>


    老张说的都是事实。</p>


    两个记者对陈扬很感兴趣,给陈扬和陈扬家拍了不少照片,还提出要采访陈扬。</p>


    陈扬高兴的答应。</p>


    但是,陈扬心里还是有点紧张,不敢去晒谷场。</p>


    不是怕选不上,而是怕票少了丢面子。</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西游:拜师菩提,喝酒变强 大乾长生 龙族:从只狼归来的路明非 我,君麻吕,要长生! 我没看过火影啊 东京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