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皇后——宋王背后的女人据说她当皇后,未出生便已经由“上天”安排好了……吴氏不但有做皇后的好命,而且她也是做皇后的“好料”……吴皇后经历高、孝、光、宁四朝,这些南宋皇帝,虽然心肠都还不错,可就是软弱无主见……
察必——朴实聪明的皇后察必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朴实的察必皇后竟亲自率领宫女,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废物回收利用”环保活动……察必皇后不但能够为夫君缝补衣物,也可以缝补天下……察必皇后生性仁明,也爱随事讽谏……
马皇后——圣慈贤德的楷模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据说有一对着名的大脚……马皇后善于利用自己“领袖夫人”的身份,把革命队伍的妇女工作抓得有模有样……马皇后的伟大之处,便是不怕朱元璋的坏脾气,并敢理直气壮地吹耳边风……
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当初,陈圆圆对这位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字辟疆)可谓情有独钟……他(田弘遇)以陈圆圆为诱饵,终于钓到了一只能够看守门户的狼……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一点也不为过……陈圆圆最终结局如何呢?
孝庄——匡扶大清的国母她的传奇从13岁时嫁给比她大20岁的皇太极开始……孝庄之所以能够拥子登极,传说是因为下嫁给拥有兵权的皇叔多尔衮……顺治和孝庄的关系并不融洽……有这样的祖母辅政,可谓康熙之大幸……
慈禧——生性好强的女人在生活中,慈禧其实是一个相当精緻的女人……慈禧太后虽有玩弄权术的头脑和机智,可缺乏政治家的眼光和魄力……权力对慈禧太后有着莫大诱惑力……根据现有史料分析,光绪帝的死肯定与慈禧脱不了干系……
赛金花——命运多舛的红颜赛金花幼年被卖到苏州 “花船”上为妓……赛金花的人生传奇,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之后达到一个高峰……民间甚至把她尊称为“护国娘娘”……赛金花晚年只称自己是魏赵灵飞,不再是那个独占花魁的状元夫人……
小凤仙——代价惨重的知音小凤仙恐怕是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文化情结中“女人救国”的最后一位……小凤仙是否协助蔡锷出逃、以何种方式协助出逃,则是很有意思、也是很有争议的话题……传奇再精彩,也终是别人的臆想,与现实的小凤仙倒无多大关系……
自序:触摸历史上最动人的胭脂痕迹(1)
1
坦率地讲,江山和美人,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两者结合起来,更是没有任何新意。但我还是特意选了这样一个角度切入,试图讲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尼采曾经大言不惭地说过,“女人是英雄的消遣”。这当然是大男子主义的传统论调,不值得赞扬。可不幸的是,中国恰恰有这样的历史和传统。当然,除却母系氏族,在人类文明史上,别的国家应该也差不多吧。中国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这样的历史题材很丰富,而且归拢得非常有条理性和系统性。翻开官方史册,历朝历代都特地留有“女性板块”,密密麻麻地堆列着皇后、贵妃、嫔娥、公主、命妇等与帝王将相有关的女性;而在稗官野史和民间文艺里,留取艷名的又以妓女居多。于是,这本书的选材,便不可免俗地罗列出这样一大堆人物。更难堪的是,中国没有“骑士”传统(项羽只算个例外),所以“中国式的英雄”又集中体现在政治角逐中的那些帝王将相级人物。于是,我们的美人故事,也总是缺少些“浪漫”的因素和“动人”的成分,倒是多了几许沉重的尴尬和变味的风流。
中国有两句老话。一句是“红颜薄命”。这是缘于在史册上,她们多是端着架子、撑着面子、使着心眼子,没皮没脸、没滋没味地扮演着“政治筹码”、“权谋利器”或“国家交易”的角色。而另一句“红颜祸水”,则是因为在文人的“曲笔”或民间的演绎中,她们还要莫名其妙地背负一些“祸国殃民”的罪名和骂名。从这个意义上讲,尼采所言,还有几份“绅士”的味道。他眼里那些被英雄消遣的“女性”,便是逢场作戏,也能收穫几份甜言、一些蜜语,甚至还有一段佳话和风流。可我们的“绝代佳人”,总是无心或有意,被搅在政治的烂泥塘里,不得轻松,也不得安宁,不是琢磨怎么要别人的命,就是莫名其妙被别人断了命。
于是,历代文人便有充足的论据和理由,把这些“流芳百世”的女性,或架在道德的祭坛上,顶礼膜拜,或是夹在文人的口舌中,恣意唾骂。总而言之,我很不喜欢这些被政治异化的女性形象,更不喜欢那些张扬了几千年的陈腐论调。
古代的人,有着严格的道德标准,官方编《烈女经》,民间讲“狐狸精”,就是树立一些极致的“样板工程”,让中国的女性“严肃”起来,“正经”起来,中国的历史也因此变得沉闷而无趣。所以,我决定写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