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朱温将诸葛爽释放回营,特意安排了一家马车送詹鹊一起回城。诸葛爽有了和詹鹊的一夜风情,到是对朱温变得彬彬有礼。对朱温道:“恩公留卑职一条生路,定当涌泉相报,怎奈何我市朝廷命官……”
谢瞳一看诸葛爽为难,赶忙说道:“诸葛将军多虑了,我家主公并非想拉拢收买,只是怜惜将军一代将才,不忍加害。”
诸葛爽一言难尽,再三感谢,便带着詹鹊返回栎阳城。
杨光复一夜不见诸葛爽回城心理万分焦急,估计诸葛爽凶多吉少,正在给朝廷写求援的奏摺。一个小厮来报:“启禀监军,诸葛将军回城了,还带回一个女子。”
杨光复命叫来诸葛爽,问道:“将军一夜未归,莫不是被擒了吧?”
诸葛爽轻蔑说道:“是被擒了,朱温不忍相害,送我回城。”
杨光复厉声叱道:“不忍相害,还倒贴格女子,你分明是私通起义军。来人,把诸葛爽给我绑了!”
两边的侍卫正要动手,诸葛爽喝道:“慢着,杨监军你才来几天,敢在栎阳耍威风,今天我送你这条阉狗上西天。”诸葛爽拔剑就砍,杨光复短衫不及,一命呜呼。
诸葛爽杀了朝廷命官,自知是欺君罔上,况且又收了朱温行贿的女色,思来想去竟大开城门,投降了起义军。
朝廷的檄文发往各道,浙东节度使名曰刘汉宏,看过檄文,召其弟刘汉宥道:“今天下大乱,万岁与黄巢谁主沉浮,尚且难定,你我兄弟镇守浙东不过地方一吏。郑畋起草檄文诏各镇兵马勤王,此乃群雄并起之时。江浙之地,鱼米富足乃成就大业之地,我欲以勤王之名,假道杭州,取浙东为我等立身之地,汉宥意下如何?”
刘汉宥言道:“兄长高见,如若黄巢得天下,我等向其称臣,仍不失富贵之尊;若万岁收复二京,你我也可借剿盐贼之名坐享江浙。”兄弟二人一拍即和。
次日刘汉宏中军点将,命刘汉宥为征西大将军,都虞候辛约为副将,率精壮士卒两万人进逼浙西,借勤王之名以图兼併杭州之地。不过数日,两万大军屯于西陵。
前文曾表杭州刺史董昌命钱镠伏击黄巢大胜,忽闻刘汉宏由浙东发兵欲借道杭州,遂召众将官议道:“今刘汉宥拥兵两万欲经杭州之地,北伐黄巢贼党。我恐其刘氏兄弟欲图我杭州,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幕僚项绥道:“刘汉宏兄弟乃江浙枭雄,两万大军驻扎西陵,威不可挡,还望大人早早迎入。”
兵马使钱镠闻项绥欲降,便道:“此言差矣,刘汉宏此番西进,乃是欲图我杭州,以假道讨伐黄巢之名,进兵西陵。刘汉宏不思报效朝廷,只顾自身兼併疆土,其心必是另有所图,望刺史大人速遣兵马尽早讨伐。”
董昌言道“具美之言甚合我意,吾命兵马使钱镠为大将,率精兵一万以拒刘汉宥。”钱镠领命即点兵一万人隔江屯驻。
时值大雾,钱镠沿岸观雾,自语道:“真乃天赐良机。”跟在一旁的部将顾全武言道:“大雾漫天,将军发兵急速,敌水寨尚难建成。可藉此雾大,过江袭营。”钱镠以为可行,连夜率兵借雾渡江,所部将士皆口衔竹叶,轻声慢步,时江水湍急与大船行进之声混杂难辩,浙西将士接连靠岸刘汉宥大营竟无人知晓。
钱镠以火起为号,顿时四面火升,一万部众见火而攻,喊杀四起。浙东兵马虽闻有人劫寨,但奈何夜色昏暗,又逢大雾难辩,难以鑑别劫营之兵起自何方,人马多少。两万兵卒慌不择路,降者万余,死者不计其数。刘汉宥夺路而逃,兵败西陵。钱镠俘敌万余,辎重粮草甚多,钱镠大胜而归。
刘汉宥与辛约大败而归,让刘汉宏大惊不已,言道:“未想浙西还有如此神武之兵,吾当亲率大军讨伐董昌。”大将王镇,字德齐,乃被刘汉宏令为先锋;刘汉宥为左军,辛约为右军,沈瑶押粮,刘汉宏亲领中军率浙东诸郡七万人马再望西陵,离江东岸十里扎营。
杭州刺史董昌闻刘汉宏领兵再犯,遂率两万兵马驻扎于大江西岸,与钱镠商议退敌之策,董昌言道:“刘汉宏亲领大军七万于江东岸扎营,欲图我浙西诸郡,将军可有退敌良策。”
钱镠言道:“刺史大人,前番刘汉宥败于江东,今大人可再让刘汉宏再败江东。”
董昌道:“前番将军藉助大雾漫天,过江而袭营,攻其不备,今日晴天无云岂可再渡大江?”
钱镠答道:“刘汉宏前番大败于岸东,此次却不敢沿岸扎营,而退后十里,正是赐与我等过江之良机。昔日韩信以‘身陷死地而后生’背水列阵,今番大人可亦学背水列镇,破釜沉舟,与其决战。”
15、钱镠渡江瞒天过海 郑畋闢谣解诗说故
更新时间2006-6-29 22:12:00 字数:3206
第十五回:钱镠渡江瞒天过海郑畋闢谣解诗说故
董昌闻言大悦,即命将士急速过江。哨探飞马报之刘汉宏大营,辛约言道:“董昌兵马正值过江,末将愿领三千人马,趁此良机杀退敌兵。”
刘汉宏道:“辛将军休慌,前番劫营乃借雾渡江,今日再渡却万里无云,分明是诱我等出兵,那钱镠诡计甚多,我等断不可中其埋伏。传令各部待其大军全部过岸在发兵攻之。”辛约欲再劝,奈何刘汉宏不纳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