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春郊走马恰少年
长安城外,灞水河边。适与黄昏时分,堤上翠柳如烟,随风轻摆,漾着春意闲闲。
此处自古为多情之地,年年不知有多少离人远行,友朋折柳相送,于此依依惜别。然而这时,远处一片欢笑和着马蹄声熙攘传来,破碎了那捲凄婉的意境……
只见陌上几名劲衣轻裘少年游猎而归,踏着暮色信马扬鞭,惊得栖鸟斜飞,扬起一路轻尘。
……
“韩兄,你这马儿好生神骏,今日若不是它,断然不能让你博了头采!”
“那是自然,我这马儿可是赫赫有名的天云驹,岂是凡品可及!”
说话间少年神采飞扬、顾盼自雄,正是前些时日在长安坊市中与人争执的锦衣少年韩鸣邑。
前头说话的少年丰神雅淡,语声清朗,言语间笑意灿然,自然是在琅玕学馆读书的李青筠了。自从在坊市中相识以后,韩鸣邑时常与李青筠在凤栖阁谈武论剑,一来二去关系很快就熟络起来。此次结伴出来,同行的还有李青筠的学馆同窗纪秉泽、宋子扬二人,几人分别带着各自的僕从,在东郊春狩游玩。大家年纪都不大,相处不久就打破生疏,谈笑晏晏了。
宋子扬在一旁羡慕地说:“韩兄在家中必是倍受尊父宠爱,连天云驹这样的宝贝都肯允予你骑!”
韩鸣邑得意地笑道:“嘿嘿,这天云驹却是旁人送给本公子的!”语气中的本字格外强调。
宋子扬眼睛瞪得大大的:“谁有这么大的手笔?竟送你如此重礼?”
韩鸣邑用手轻轻拂弄身下骏马亮泽挺直的鬃毛:“别人送不得,天云马场的少主还送不得么?”
纪秉泽也惊奇地连连问道:“你认识天云马场的少主?天云马场的少主怎么跑长安来啦?他为甚会送这般大礼于你?你们是朋友吗?”
这一连串地问题把韩鸣邑问得直晕,愣愣地说:“算是朋友吧,为甚会送此马予我,嗯,眼下却不能告诉你!”
李青筠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故意把脸一扳:“韩兄,这可是你的不对了。既有远道朋友来此,却不约来一同田猎,让我等认识一番。”
宋子扬帮腔道:“就是就是。还怕我们问他要马儿不成?”
韩鸣邑苦着脸道:“不是我不肯带来与你们认识,实在是……”说到这里却突然把话剎住,想了想神秘地笑着说:“想认识他还不容易,过些日子你们不是要进凤栖书院读书了吗?到时候自然就认识了,至于我为什么不带他一同来,你们见到他自然就晓得了。”
纪秉泽摇了摇头道:“天云马场的人竟也会来书院读书,还真真是稀奇了。”说到这里“噗哧”一笑:“将来莫不是打算对着马儿读书不成?”
李青筠闻言也乐了,脑中浮现某书生手持书卷对着一群骏马摇头吟诵的画面。
韩鸣邑却面色古怪,想笑又没笑,好似吃了什么难以下咽的东西。
只有宋子扬没笑,垂着头可怜兮兮地说:“阿筠得了学馆的推荐,自可进凤栖书院,老纪凭自己的本事考入凤栖也不在话下,我可就惨了,进不了凤栖书院就要与你们分开了……”
李青筠温言安慰道:“大家都在长安,又不是见不到了,再说你未见考不进凤栖书院,我们学馆的学子进入凤栖的难度比旁人要低得多了。”
纪秉泽也鼓励道:“亦筠说得极是,你且莫要多想了,回去加紧念书,定能考进的!”
宋子扬重重地点了点头。
纪秉泽见宋子扬还是愁眉不展,转移话题道:“此次出来我等意兴酣畅,何不联诗一首以记之?”
李青筠见状附和道:“正当如此!”
韩鸣邑向来好武不善文,一听这话脸就耷拉下来了,这会儿也不便反对,只得勉强同意道:“有理!”
纪秉泽目光转向宋子扬,宋子扬点了点头没说话。纪秉泽接着道:“那我来定下规矩。嗯,这样,来个新鲜的,句尾接句头,前面一句的末了一字必是下一句的首字,如何?”
韩鸣邑立时叫道:“怎这般难!我可对不来的!”
纪秉泽笑着沖他扬了扬下巴:“那就你来起句好了!”
起句自然简单了许多,韩鸣邑这才作罢,四下张望,苦苦思索了好一会儿才憋出了一句:“长安城外鸟纷飞……”
纪秉泽皱着眉头道:“这句不通嘛,哪里这许多鸟儿,还纷纷乱飞?”
韩鸣邑好不容易才想出这么一句,自然不肯改换,争辩道:“怎地不通?你想想看,我等在城外狩猎,鸟还不都吓得纷纷逃去?”
“……”纪秉泽张了张口,不知该如何作答。
韩鸣邑见他回辩不出,得意洋洋地说:“莫要再多事,轮到你了!”
纪秉泽只好放过,不情愿地随口接道:“飞没林间不复回!”
韩鸣邑来劲了,朝向宋子扬:“子扬该你了,接‘回’!”
宋子扬的心情还未平复呢,却见城门渐近,撅着嘴道:“回马东门兴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