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中观察炮弹落点的fi-167炮火观测机向迪特里西少将所在的军舰‘敦刻尔克’号发来报告:“‘共产国际’号巡洋舰脱离编队,向我舰队方向行驶,时速20节。45分钟后将和我舰队接触。”
迪特里西少将拿到了fi-167炮火观测机的报告,他看了一下就明白了‘共产国际’号巡洋舰的企图,想以自己纠缠德国舰队换取增援兵力赶到战场的时间。他立即命令下去:1、fi-167炮火观测机寻找剩下的苏联护航舰队和运输船队的去向;
2、‘迪凯纳’级重巡洋舰1艘‘迪凯纳’号和三艘驱逐舰做好脱离编队的准备,随时根据fi-167炮火观测机的侦察结果拦截剩下的苏联护航舰队和运输船队;
3、要求大舰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空中支援,以掩护德国舰队的左右两翼,特别是要将塞瓦斯托波尔的黑海舰队动向提供给他,以供他指挥舰队行动。
迪特里西少将相信就凭藉自己的军舰都足够可以和这艘‘共产国际’号巡洋舰打一场传统的海战。但是他不想太过托大,还是留下了‘迪盖。特鲁安’号轻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和自己的‘敦刻尔克’号战列舰一起对付这艘看起来是不打算回黑海舰队母港的‘共产国际’号巡洋舰了。
德国大洋舰队南分队在接到了迪特里西少将要求增援的请求后,周天雷知道了迪特里西少将打算分兵追赶逃跑的苏联运输船和炮击纠缠德国舰队的‘共产国际’号巡洋舰。知道就他手上的兵力数量肯定不够使用,而且也要防备在塞瓦斯托波尔的黑海舰队和驻守在克里木半岛的苏联空军派出增援部队增援这只被袭击的苏联船队。那时候自己再派增援兵力可就是来不及了。虽然法国造的舰船以速度见长。但是集结兵力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集结起来的事啊
在后方的德国舰队忙碌的时候,迪特里西少将率领的舰队已经可以从军舰内部安装的雷达显示屏里看见苏联的‘共产国际’号巡洋舰了,虽然这艘军舰的火力远不如自己所率领的舰队,但是毕竟对方也不是毫无反抗能力的民用船只。
本来迪特里西少将按照自己的想法是想等‘共产国际’号巡洋舰靠近以后,使用德国先进的光学测距仪好好的和俄国人打一场正规的海战的。但是无奈周天雷发布了一条命令:在可以使用炮火观测机对敌人目标进行测距的情况下如果有人敢不使用观测机提供的敌人目标方位,导致军舰受损和人员伤亡将严厉处分当事人及他的直接上级。但是他还是想把苏联的‘共产国际’号巡洋舰放近一些,这样可以更准确的杀伤对手。
在空中的fi-167炮火观测机后座的观测员懒洋洋的声音传了过来:“敌舰距离我舰25公里,航速23节。。。。。。。。”
而在指挥舰桥里面的海军参谋则在紧张的根据fi-167炮火观测机的报告计算火控数据。经过短暂的计算后他们得出了射击使用的火控数据。并立即发到了前甲板的两座主炮上。
迪特里西少将比较讨厌法国人的舰艇设计,法国人在‘敦刻尔克’号战列舰和‘黎塞留’战列舰上将全部主炮都摆在了前甲板上,也不知道法国设计师脑袋里到底是在想什么,把主炮集中在前甲板上固然可以在军舰迅速抢占有利战位的时候发扬火力,但是如果在战场不利的情况下撤退和做一些战场上的机动情况下,尾部甲板上没有主炮是一件十分不利于己方的事情,可是由于战场时间紧迫,德国海军在缴获了这些法国军舰后,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重新设计和改装这些按照法国人的浪漫设计出来的超级战舰。
它们急需要尽快投入战场,就拿自己的旗舰‘敦刻尔克’号战列舰来说,德国技师拆除了原来法国人安装的model1932型130mm高平两用副炮和model1933型37mm半自动高炮(model1932型130mm高平两用副炮无法将炮口提高到75度角以上,缺乏有效的对空能力;model1933型37mm半自动高炮射速仅有32-40发/分,大大低于其他国家海军舰艇装备的小口径高炮;而最致命的是,为了节约有限的军费,加之法国是传统的陆军强国,海军只能从陆军的武器装备中挑选小口径防空武器,而无法单独根据海军的需要设计装备,这是英国性能极其低下的‘剑鱼’式鱼雷机和‘海上大鸥’战斗机也能够对法舰造成严重的干扰和伤害的原因所在。)装上了德国战列舰安装的双联装105毫米高炮和周天雷发明的6管30毫米‘密集阵’加特林机关炮以加强法国军舰的防空火力,同时加装了搜索雷达和其他一些设备就匆匆加入了德国海军序列。
不过德国海军对法国军舰的一些优点和弱点也是心里有数的,由于法国海军军舰主要作战地区是地中海战区,地中海的特殊地形决定了法国海军对战舰机动能力的主要要求。地中海属于内海,因此水面海情较好,对于航海性能要求不高;但沿岸港湾要塞众多,对手舰船一旦逃入要塞控制范围,就很难进攻,因此,又需要战舰具有高航速。
法国海军对水下防护分外重视。主力舰艇均有防雷壁、防雷间隔、其间接防护作用的燃料舱、‘泡沫橡胶’、装甲隔墙等,极其完备有效,是二战中最好的水下防护设计之一。这套防护设备不仅有效的防护了鱼雷攻击,还包括大量近舷爆炸的深水炸弹,都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