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巴巴罗萨计划》的要求,德军3个集团军群从1940年年底起,着手拟定各自的作战计划。
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司令是冯。勒布上将。他指挥屈席勒尔将军的第18集团军、布施将军的第16集团军和霍普纳将军的第4装甲集群,由克勒尔将军的第1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共有26个师。冯。勒布的任务是率部从东普鲁士东北部出发,占领800公里以外的列宁格勒,消灭波罗的海沿岸的苏军和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并与芬兰军队会合。冯。勒布对面的苏军是波罗的海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的三个集团军。冯。勒布将把霍普纳的第4装甲集群当作开膛破肚的尖刀,部署在中间,充当先锋,首先冲到德维纳河畔的道加夫皮尔斯,抢占桥樑,不停顿地沖向列宁格勒,切断波罗的海沿岸与内陆的联繫,力争把部署在那里的苏军打得晕头转向,乱成一团。然后跟在其后的屈席勒尔将军的第18集团军和布施将军的第16集团军两个集团军将扫荡被第4装甲集群攻击过的苏军残兵,把苏军驻波罗的海沿岸的部队压到海岸后再消灭。在作战过程中,务必将苏联波罗的海舰队赶出其基地,使其丧失战斗力。海军和空军有必要为驱赶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出动兵力。
第4装甲集群南面的是中央集团军群,由冯。博克元帅指挥,凯塞林指挥的第2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这是兵力最强的集团军群,计有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施特劳斯上将的第9集团军、冯。克鲁格上将的第4集团军和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共51个师。冯。博克的总目标是占领莫斯科,但其当前任务是包围和消灭白俄罗斯的苏军,占领斯摩棱斯克,打通奥尔沙陆桥,为下一步占领莫斯科创造条件。
由于当面苏军西方方面军呈前沿部署,冯。博克将把2个装甲集群部署在两翼,北面是在东普鲁士的霍特,南面是在华沙附近的古德里安,准备对苏军实施大纵深迂回包抄。博克的计划是想撒开一个大网,同时伸出两支铁臂,在600公里外的斯摩棱斯克合拢,把斯摩棱斯克以西的苏军连根拔起,一锅煮熟,一步跳到莫斯科的大门口。
但缺乏军事业务专门训练、又爱干预战役战术细节的希特勒担心这两支铁臂会因伸得太长而被苏联人砍掉,坚决主张合拢的地点是350公里外的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冯。博克哭笑不得,大失所望。只得更改初衷,把一个大网变成好几个小网,博克的两支铁臂在明斯克合拢,切断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公路,堵住苏军的退路。与此同时,施特劳斯的第9集团军和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从北南向前伸出,再合紧,把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的苏联第10集团军也扔进肉锅。由于装甲部队的速度快,装甲集群和步兵集团军的配合行动几乎能同步完成。一等苏军进入德国的包围圈,2个集团军将分兵疾速追赶德国装甲部队,而2个装甲集群不待步兵赶上,就向斯摩棱斯克伸出铁臂,在斯摩棱斯克筑起铁墙,后面的步兵继续东进,把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之间的苏军挤成肉饼。
冯。博克的中央集团军群南部的是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是龙德施泰特元帅,由第4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龙德施泰特在整个《巴巴罗萨计划》中充当配角,其所辖兵力有40个德国师、14个罗马尼亚师和1个匈牙利军,他的总任务是占领基辅,进至伏尔加河。但其第一阶段任务是占领基辅,占领西乌克兰,消灭当地的苏军西南方面军(辖4个集团军)一部。龙德施泰特的部队实际由北南两个集团组成。北集团部署在波兰卢布林地区,有赖歇瑙元帅指挥的第6集团军、克莱斯特将军指挥的第1装甲集群和斯图尔纳格尔指挥的第17集团军。南集团是驻罗马尼亚的德国第11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
龙德施泰特的主力是北集团左翼的第6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群,共20个师。这两个集团军从卢布林地区出发,第6集团军在左,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群在右,贴着普里皮亚特沼泽地的南缘,先奋力突破苏军的防御,向东南直逼基辅,在接近基辅以西约130公里的日托米尔时,第6集团军与第1装甲集群分兵,前者转向东,从南北两翼钳击基辅,占领基辅附近第聂伯河上的渡口;后者抛开步兵,先继续向东南疾进,然后突然掉头杀向正南,奔向黑海海岸,包围部分苏军西南方面军和整个南方方面军。与此同时,北集团右翼第17集团军占领普热姆尔要塞后亦向东南推进,把后路被抄、军心大乱的苏联军队推向东面,赶到克莱斯特装甲集群的履带下,配合左翼的两个集团军,撕开苏军西南方面军的防线,再把南方方面军装进口袋。在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群杀向黑海时,龙德施泰特放出右翼南集团的三个集团军。德国第11集团军居中,两个罗马尼亚集团军在两翼,三路并进,渡过普里特河、德涅斯特河,把苏联南方方面军赶进克莱斯特张开的口袋。在消灭苏联南方方面军后,龙德施泰特就向哈尔科夫和伏尔加河推进。
东方战线 周天雷的俄国见解
希特勒在看见雷德尔、周天雷、邓尼茨几个人的头从发给他们的计划书上抬了起来,知道他们已经阅读完了这个计划。他的目光依次闪过布劳希奇和哈尔德的脸,对准了他的亲信高参凯特尔的眼睛:“你们知道,我历来对苏联没有什么好感,它愚昧、落后、保守、自私、贪婪,它的存在是世界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