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美国陆军在北非的表现的确是比较糟糕的,特别是卡塞林山口之战,如果不是德意军队内部权利争斗,隆美尔也许能够切断北非美军的后勤补给,进而将美军赶出突尼西亚。)
邱吉尔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目前英军在中东终于露出了十分大的弱点,在希腊的部队看来已经是无法撤回了,等待他们的只有战斗中阵亡和进德国人的战俘营的选择。而克里特岛的失陷也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了。克里特岛一旦失陷,德国人肯定会对苏伊士运河下手的。在埃及的第8集团军将面临德国人两方面的夹攻。特别是在失去了地中海舰队后,亚历山大和塞德港失去了保护,随时有可能会被德军再来一次两栖登陆,使英国第8集团军面临两个方面的攻击,从而不得不分散兵力去应付。从而将会被德军寻找到防御线上的薄弱点加以突破。
马歇尔手里有一份文件,这是美国麦克奈尔将军手下的一个作战参谋提出来的援助英军的方案:将三个相当于英军装甲师的美国装甲作战群投放到埃及,在必要的时候,这三个装甲群的人员撤退,将装备留给英国第8集团军。不过这个方案的有一个很大的致命错误,那就是如果德国装甲集群快速突破英国第8集团军的防线,到了美国陆军的装甲作战群的配属地域,美国军人有时间撤离吗?如果不撤离那就得和德国装甲部队打一仗,(不打仗的的结局很清楚,德国在义大利设立的战俘营在等待他们)而打这一仗就意味着将违反美国现在的国策。美国现在可还是没有和德国正式宣战。如果美国国内民众在知道了美国陆军在埃及与德国陆军交战,而且美国与德国尚未宣战,最糟糕的是如果美国陆军在这场战斗中被德国陆军击溃,出现了大量的伤亡和俘虏。那么美国的国内舆论将会对罗斯福政府相当的不利,罗斯福也将陷入政治上的被动。
但是如果现在不援助英国军队的后果也很可怕,英国一旦丢掉了埃及,在中东地区将再也没有哪一支强有力的力量能够阻挡德军的进攻。当然如果德军靠近土耳其也许会引起史达林那个小鬍子的注意,不过苏联和德国可是有十年互不侵犯条约,他们的问题还是他们自己去头疼的好。但是如果德国陆军进攻印度呢?
马歇尔被自己的大胆想法吓了一跳,如果德国陆军向东进攻,德国在亚洲的盟友日本在马来半岛登陆向西进攻。这场战争不用再打下去也该知道了谁将是赢家了,除非苏联出手,否则凭藉美国一个国家绝对难以应付日本和德国两个国家联合向它施加的军事和政治压力。美国的立场应该有所改变,不能再在旁边做一战的打算了。既然美国海军已经加入了对商船的护航。那么美国陆军也应该以某种形式介入这场该死的战争了。
他抬起头来对邱吉尔说:“首相先生,我现在有一个想法,但是我要声明的是这个想法现在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不代表我国政府的立场!”
邱吉尔看着马歇尔的眼睛,对他说:“请上将先生说出您的想法吧,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办法。”
马歇尔微微笑了一下,随后将自己脑子里刚成形的想法说了出来。
一个小时以后,马歇尔和美国驻英国大使甘迺迪一起离开了英国战时首相府,两人坐在大使馆汽车的后座上,甘迺迪问马歇尔:“马克,你的这个方案能在国会山上得到肯定吗?”
马歇尔说:“总统那边没有什么问题,我也就是担心这个方案在国会上会有相当大的争议。”甘迺迪又问;“如果这个方案得以通过,那么谁来指挥我们的军队呢?”
马歇尔笑笑说:“指挥官的人选我已经想好了,他就是乔治。巴顿。但是我要委屈他一下。”
第二天马歇尔就乘坐陆军航空队经过改装的轰炸机离开了伦敦,向美国飞去。
在美国人策划行动的时候,在希腊由于英国的后续部队知道了科林斯大桥已经被德国空降部队和从侧翼穿插进来的德国先遣装甲战斗群联合控制。英国撤退部队的先头部队第二装甲旅全军覆灭。英军指挥官斯比特将军只好命令部队向别的方向进行撤退,并将自己部队的情况发回了埃及的英国地中海战区指挥部。不过令他心凉的消息很快就传回来了,英国地中海舰队正在和德国大洋舰队交战。而他们预定的撤退地克里特岛也遇到了德国两栖部队的攻击,在岛上正在发生激战。英国地中海战区暂时没有舰船来希腊将这些败军撤退到安全地带。要求他们就地防守,直到英国地中海舰队击溃德国大洋舰队并北上击溃德国两栖部队对克里特岛的攻击才能增派舰船将他们从希腊撤回来。
英国驻希腊部队的指挥官斯比特在接到奥金莱克发的命令后,不由的摇头苦笑,现在在他的前方是德国的空降团和一只小规模的装甲部队,在后面是整个德国攻打希腊的集团军。就地防御,难道是等德国人来前后包围自己的部队。
他想了想后下达了命令,命令部队强攻科林斯大桥。只有把这座大桥给拿下驻希腊的英军才能凭藉科林斯运河和后面的德军对峙。他的部下提出现在英军地面部队已经失去了航空力量的掩护,满天飞的都是德国战斗机和轰炸机。这个时候在攻桥时如果遇到德国空军的猛烈轰炸,那时可能大桥还没有打下来,英国军队就已经失去了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