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武宗正与众美在貌房玩捉迷藏,侍卫报告 :“杨一清求见,说是最后一次 。”
“最后一次?”武宗感到奇怪,让人传他进来。
只见杨一清见了武宗倒地就拜。口称 :“皇上万岁 !”
“起来吧,何以最后一次 。”
臣已上书辞职,已有圣旨恩准 。”杨一清故意把“圣旨恩准”四字说得更清楚。
武宗说 :“这么大的事朕什么时间恩准过?”
“这,江大人已传过圣旨 。”
“这个江彬胡闹 !”他看了杨一清一眼又问 :“你的辞职,不准。有什么事快奏 。”
“陛下,臣闻好贤则昌,好色则亡。今陛下好色不好贤,朝廷又被奸人把持,天下皆知陛下为淫荡之主,而不知陛下英明之事。如此……”
武宗接过话问 :“如此怎么?”
“会天下大乱,我明朝江山毁于一旦?”
武宗大怒 :“放肆,这么说来朕是亡国之君了?”
“臣不敢有此意 。”吓得杨一清赶忙跪下。他不说这事可能就过去了,突然他又说到 :“我大明江山数百年,其中经历过不少战事,陛下每日与众美嬉戏而眠,安有不败之理 。”
“滚 !”武宗大怒,他真想让人把杨一清扔到虎崖餵老虎。
可是众美人吓得不敢出声,就对杨一清 :“你还是解甲归里吧。去,去 。”说完带着众美人走了。
杨一清见落个如此可悲下场,只好对武宗跪下一拜,大叫:“陛下不可再如此下去了,美色奸人要败国的 !”
武宗停下步,大叫“来人 !”
“臣在 。”
“把这老傢伙拖出去,乱棒打出 。”他喘着气,这个老头如此不给面子,得寸进尺。
几个侍卫把杨拖了出去。这真是:
君王好色,忠臣被欺。
豹房名分,骄奢便尊。
惜花眉蹙,只待成灰。
杨一清无奈,只好离天京城回他的家乡镇江去,离开京城时无一人来送他,这时的杨一清更为悽惨。
就在这时,前面出现十几个人,他们拦住杨一清的去路。
杨一清大惊,想必此命休矣。
第十七章 天坛起事闹春宫 义军血洒满京城
拦住杨一清去路的人马,不是别人,而是刘增。以前刘增的父亲刘健曾与杨一清是好友,此时刘增已与南昌朱宸濠相联手,寻机起事,他带领二十几个人联络河北英雄好汉,准备在一年一度的天坛祭天活动中刺杀武宗,他已联络好河北英雄好汉刘六、刘七等人,他先带人进来刺探情况。
刘增带着人来到莲花池一带,正好遇见杨一清带着家人悽惨地从此走过。他叫人拦住了杨一清,来到杨一清的车前。抱拳问侯 :“叔父大人可好 !”
杨一清见是刘增,心里才松了口气,他还以为是江彬这个奸臣带人追杀他来了呢。见是刘增带了这么多人,他惊问到:“贤侄这是上哪去?”
刘增当然不敢泄露机密,只是说 :“昏君当道,忠臣被杀,各地义军纷纷起事 。”他还劝杨一清与他联手,反了这个昏君。
杨一清大惊,他虽然屡遭奸人间算,对武宗有看法,但他宁愿自己被杀,也不做让人骂的“乱臣”。他还劝刘增贤侄:“你的事叔父我不管,但我还是劝你不可妄动,大明气数还未到尽时,你要多保重 。”
刘增见劝杨一清不成,就护送他离开京城回乡。也多亏刘增的护送,否则杨一清也成了刀下之鬼。
原来武宗赶走杨一清后,江彬就进了豹房,他对武宗说 :“这个杨一清如果不为大明朝所用,是不可以留下的。万一他要是投靠了叛军可就麻烦了 。”武宗听后,让江彬带人去追杀杨一清。只是派去的锦衣卫见杨一清在刘增等人的护送下,没有机会下手,就偷偷跟在他们的后面。
这天他们叔侄来到沙河,杨一清对刘增说 :“别送了,贤侄多保重 。”
就在这时,有个亲兵过来对刘增说 :“刘大人,后面有一哨人马偷偷围上来”。这哨人马正是江彬追杀杨一清的那伙人,他们已准备在沙河动手,杀掉杨一清。刘增一看,前面有一队人马也围了过来,想必今日免不了有场血战。
杨一清劝刘增快走 :“贤侄请先走走,他们是沖我来的。”
“不,叔父还是你先走,我来掩护,他们拿我们怎么不了。”刘增让几个亲兵保护杨一清,他带着二十几个人杀了过去。
这刘增从小练武,练得一身好武艺,二十多个棒小伙子别想靠近他一步。他见今日追兵并不是太多;加上前面的围兵,也就有四五百人。而他带了二十多个刺客,个个是以一当十,这四五百人想打过他们也不是那么容易。两军混战,只杀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这杨一清见刘增他们杀得挺苦,他在众亲兵的保护下虽然没有什么危险,但他不忍心刘增为他作出牺牲,劝身边这些亲兵别管他。
毕竟敌众,刘增二十多刺客,也有几个倒下被杀,眼看不行了。刘增让人保护好杨一清,上马撤退,他和其他人在后面掩护。明军紧追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