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闲叶集 > 第二十八篇 私分

第二十八篇 私分

    我的老家在苏北里下河地区,那里一马平川,沟渠纵横,乃鱼米之乡,几乎是年年丰收。


    在1959年的那个特殊年份,在这么一个农业强县,竟有许多人饿死,然而并非因为是仓中无粮。


    在那个年代浮夸风盛行。我们县号称天下荷藕第一县,关于这个荷藕的卫星自然也是放得最高的。老百姓按照县里领导上报的数字,推算了一下,藕孔里都能开小汽车了。产量报高了,这个公粮自然得跟着提高,到最后连老百姓的口粮都几乎交上去了,上面还以为下面的粮食充足得很呢!


    1959年,除了我们生产队,周边的村庄,没有一个生产队不饿死人的。我们生产队之所以能够保全都是因为老队长的一次“私分”。


    现在我们那儿一年只有两次收割:大米与小麦。那个时候,产量不高,但一年要收割好几次:大麦、小麦、早稻、晚稻……运输也不方便,粮食收割下来并非立马交到乡里的粮管所,要在生产队的仓库里保管一段时间;所以说生产队的仓库里多半时候,装得是满满当当。因为保管条件有限,经常出现变质现象。


    当时我们大队是全公社最红火的大队,而我们生产队又是大队的排头兵。


    在全生产队社员的共同努力之下,那一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不同于往年的是这一年队里留下的口粮非常的有限;其余的都锁在仓库里,那是公粮,是不能动的。


    不出几个月,口粮就告罄了。家家户户挖野菜,摘树叶……自找活路。不少人出现了浮肿现象,甚至于晕倒。邻村已经饿死人了。


    老队长,也是老党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每天在村子里转来又转去;每天在仓库门口徘徊着。尽管仓库的钥匙就在他手上,但那是公粮,他也不能动之一丝一毫。


    一天晚上,当他在仓库门口转悠时,忽然闻到了一股霉变的味道。他知道肯定是最早入库的那批粮食出现了变质现象,但是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轮到队里交公粮,到时候这部分粮食肯定又是严重变质了,只有扔掉。


    那天夜里,老队长一宿未眠:一边是正在变质的公粮,一边是饥饿的村民;如果将这批公粮分了,与党性不符;如果不分,最后只有倒掉,又怎么对得住饥饿的父老乡亲……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将队里的几个骨干分子叫到家里,商量着怎么办。大家一致同意:“私分”。


    天黑之后,老队长挨家挨户跑了一遍,让每家派一个人,半个小时之内到仓库门口集合。


    人都到齐了之后,老队长将情况跟大家讲了一下,并要求大家注意保密。


    老队长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带头私分,哪有不保密的道理?不用讲,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


    正当老队长掏出仓库钥匙,准备开门时,队里的另外一名年轻党员--村委会干事从村委会回家,正好路过此处,见到这个阵势,已经猜出了七八分。


    他走上前,将老队长拉到了一边,问明了情况后,很是严肃地向老队长说道:“这可是公粮,你没有权利私分!”


    老队长同样严肃地说道:“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只有私分了!”


    “你是党员,你得保持党性!”


    “出了事,我一个人承担责任!”


    村干事回头看了一眼人群。月光下,他的老父亲正双眼瞪着他。他知道,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已经无法阻止这场“私分”了。


    第二天,村委会便知道了这件事。当晚组织了全村社员召开批斗大会,批斗老队长的“私分”行为。领导有意要开除老队长的党籍,但考虑到我们生产队是全公社的标杆,最终还是保留了老队长的党籍。


    因为那次“私分”,全队几十户人家喘了一口气。第二年,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西游:拜师菩提,喝酒变强 大乾长生 龙族:从只狼归来的路明非 我,君麻吕,要长生! 我没看过火影啊 东京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