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清穿之太子妃的彪悍日常 > 第657页

第657页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们,都有衣锦还乡的心思。


    富贵不还乡,若锦衣夜行。


    如今的他们,都是大夏的朝堂要员,这是光宗耀祖的人生,自然应该回到祖地,告祭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


    在之前,大夏跟大清势成水火,他们根本就没可能回归故乡。


    但现在呢,有太子的来信,他们都看到了回转的希望。


    人,皆有私心。


    “既然如此,老夫便去面见王上!”


    王大在政务院众人达成共识后,当即起身表态。


    此时,田文镜和鄂尔泰都已经在政务院担任要职。对于出兵大清之举,两人都是投了贊同票。


    别看大夏目前占了广袤海岛之地,但在两人的心中,大清所在才是正统。


    ……


    咸安殿内,墨晴再次接见了王大。


    这一次,王大并非是一个人来的,他在政务院那边达成共识后,没有直接进宫,而是去找了戴梓,跟戴梓做了一番商讨,这才拉着戴梓一同进宫。


    “如此来说,大家都贊同出兵?”


    墨晴面上很平静,看不出一点的喜怒情绪。


    “是!”


    王大沉声开口,“至于我大夏接管了江南之地后可能遇到的麻烦,政务院的诸位同僚认为,那都是可以解决的。我大夏的治国方略,利国利民,放之四海皆准。得民心者,得天下!”


    “既然如此,那就出兵吧!”


    墨晴面上露出一丝的微笑,“关于领军人选,你们可曾商讨过?”


    “这个,一切单凭王上做主!”


    领军北上大清,协助太子征战,所需要的兵力绝不在少数。谁来做统帅,必须慎之又慎。毕竟,这一场大战,关系甚远。


    “戴梓,你觉得谁合适?”


    墨晴淡淡地扫了王大一眼,目光转而看向戴梓。


    戴梓被王大拉来,一直都没怎么开口。此刻被墨晴点名询问,先是稍稍一愣,继而笑了笑,道:“回王上,臣以为,王大先生乃是最佳人选!”


    “英雄所见略同,本宫正是如此想的!”


    墨晴微微一笑,“王大,你,可愿担此重任?”


    “臣敢不效死?”


    王大当即起身,郑重其事地回应。


    “那么,此事便交由先生负责。嗯,三日时间可够先生聚集大军?”


    “足够!”


    王大稍稍一想,便再次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很好,三日后,本宫会亲自为先生和众军践行!”


    ……


    既然决定答应太子的借兵请求,墨晴很快便写了一纸书信,令人用快舰送往大清,直接送到太子的跟前。


    当墨晴的书信发出时,太子的大军已经过了长江,大军就在湖北和河南的交界地陈列,构筑防线,没有继续向北进军,而是在等待墨晴的回书和可能的援兵。


    太子的营帐中,八阿哥正眉头紧皱,看着淡定地坐在帅位上的太子。


    “二哥,你这是与虎谋皮!”


    “那瓜尔佳氏是何等的女人?你以江南之地为条件,引了大夏兵马到来,岂不闻,请神容易送神难!”


    八阿哥对于太子的决定,是一万个不满意的。


    “瓜尔佳氏不是神!”


    太子淡淡一笑,“江南是好地方,只是,想要吃下它,需要一副好牙口。瓜尔佳氏的确是有些手段,但她的那些手段,放在蛮夷之地可行,放在江南,呵呵……”


    江南,士绅地主阶层的力量非同一般。


    这些人盘根错节地纠缠在一起,墨晴的那些针对百姓安居的政令,一旦在江南之地施行,必然会引发士绅地主阶层的不满。


    到那时,他只要稍稍引导一下,江南必乱。


    大夏的发展势头良好,若是任凭大夏平稳发展个十年八年,大清将再没有任何希望。可一旦大夏被江南的混乱牵扯了主要精力,那么,大清也就有了缓和的机会。


    存地失人,人地两失。


    失地存人,人地两得。


    兵法的这些道道,太子又怎么会不懂呢?


    借兵复仇,争夺大位,只是太子营造出来的假象。他的真实目的,却是要借这次的所为,断了大夏蓬勃发展的势头。


    他,终究是爱新觉罗家的血脉。


    夺位固然重要,但祖宗基业更重!


    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卫投奔太子


    太子,作为康熙一力栽培了多年的储君,不管他怎么想,不管他怎么做,他的骨子里始终念着的都是大清的江山社稷。


    他请辞太子位,是为了达成康熙所愿,免得兄弟阋墙。


    他出走吕宋岛,立国大华,也不是为了颠覆大清,而是为了向康熙证明自己。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想着能最终融入大清。


    只是,很多事情,计划赶不上变化。


    因为他的一念之差,将索额图一帮太子党人给弄到吕宋岛,结果索额图为了争权,愣是暗地里唆使李侧福晋给太子下药,导致太子跟墨晴决裂。


    大好局面,只因索额图的一己私念,付诸流水。


    如今,墨晴的大夏,可以说是大势已成。至少在海上,大清没有任何跟大夏争锋的可能。以前太子没有这种感觉,便是康熙,还有大清朝堂上的衮衮诸公都没有这种觉悟,他们都忽视了海上力量的发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西游:拜师菩提,喝酒变强 大乾长生 龙族:从只狼归来的路明非 我,君麻吕,要长生! 我没看过火影啊 东京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