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清穿之太子妃的彪悍日常 > 第191页

第191页

    康熙何等睿智,瞬间洞悉了太子的想法。


    “是,也不是!”


    太子很镇定,“皇阿玛,关于这一点,您给儿臣专断之权,儿臣可以向您保证,绝对不会藉机打压任何一个兄弟。儿臣,只是想做一番尝试。若是可行,我大清江山永固,千秋万载,也是有可能的。”


    “是吗?”


    康熙微微皱眉,想不出太子会如何安排他的儿子们。


    “既如此,你倒是跟朕说说具体的打算?若是真的可行,朕不介意亲自来安排这些事情!”


    “儿臣只是有个粗略的想法,还不是很成熟。就不在皇阿玛您的面前献丑了,待儿臣全都想齐全了,会给您上一个摺子!”


    太子也是发了狠的。


    与其等着一帮兄弟出手,倒不如他先出手,掌握主动。


    他的这些个兄弟都慢慢大了,都会被康熙指派差事。而他们的差事,基本都是在朝堂,这样很不好。


    朝堂之上,学的是治国之策。


    如此一来,岂不是人人都可以争一争?


    太子不想给自己培养出多一个竞争对手,所以,他的一帮兄弟,还是都远离朝堂为妙。离得远了,多少能断掉一些人的心思。


    但具体让他们做什么,太子是真的没想好。


    毕竟,这差事得有足够的意义,而不是单纯的发配。单单是要满足这一点,就足够太子头疼的。


    第一百五十二章 先来十万两!


    “就这样吗?”


    康熙目光审视地望着太子,对太子的回答,他其实并不满意。若是换做别人,康熙定会治他一个欺君之罪。


    但现在跟他说话的却是太子。


    最要紧的是,之前的一些事情,康熙的所为,对太子而言有些耍赖,并不公平。


    “皇阿玛,您若不信儿臣,那么,干脆废了儿臣这个太子吧!”


    太子也是人精,怎么会看不出康熙的不满?但现在的情况,他不可能退步,现在退一步,他以后的处境会更难。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话,可不是单单说着好听的。


    康熙沉默良久,最终缓缓点头,道:“好,朕,便等着你的摺子!在你的摺子没有从呈上来之前,朕不会承认任何事情。”


    “儿臣遵旨!”


    太子面上露出喜色。


    虽然没有辞去太子之位,但他却成功地跟康熙达成了协议。只要有这个协议在,那么,以后的行事,也就多了几分的选择余地。


    “皇阿玛,您忙,儿臣告退!”


    目的达到,太子果断走人。


    “去吧,早点把摺子递上来!”


    康熙挥挥手,不再关注太子。


    太子面色平静,一直到走出御书房,面上这才露出欣喜之色。


    ……


    从皇宫出来,太子回转毓庆宫后,便把自己关进了书房,召集手下的幕僚,商议对策。


    墨晴从高德忠那里知道太子大发雷霆,几乎将书房给砸了个稀巴烂,还想着要怎么开导太子一番。不曾想,太子回归毓庆宫后,就忙了起来。


    虽然不知太子进宫发生了什么,但太子召集幕僚议事,这种举动,分明就是有事情要发生。


    作为贤良淑德的太子妃,墨晴是不会去主动跟太子讨论这些事情的。


    后宫不得干政!


    不过,墨晴还是从荣嬷嬷的嘴里知道了一些消息。


    比如太子此次召集幕僚议事,并没有通知索额图,这可不是什么好的信号。


    眼下,太子党连个雏形都没出来,若是没了索额图这位太子党的中坚人物,那么,太子党还能不能照常出现呢?


    即便是墨晴看索额图不爽,但不能否认的是,索额图在太子身边,和索额图不在太子身边,这个影响是绝对不同的。


    “太子妃,需要奴婢去把高德忠喊来吗?”


    荣嬷嬷见墨晴眉头皱紧,就主动出声建议,“高德忠是太子爷身边的人,太子爷跟索额图之间是不是出了什么矛盾,高德忠绝对是最清楚的一个。”


    “不用!”


    墨晴微微摇头,“就算是知道太子爷跟索额图间发生了什么,本宫也没有立场去插手的。眼下,我们还是静观其变吧!”


    太子不是三岁小孩儿,他是大清的储君,自小就被康熙带在身边教导,这样的太子绝不是一个意气用事的人。


    这次议事,太子没有召唤索额图,定然有太子的原因。


    夫妻之间,最基本的信任,还是需要的。


    若索额图真的因此跟太子生分,从此脱离太子,这也就未必一定是坏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荣嬷嬷沉默,低声道:“太子妃,奴婢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嬷嬷,有什么话就说,本宫对嬷嬷是信重的!”


    墨晴望向荣嬷嬷,郑重点头。


    “太子妃,奴婢以为,太子爷应该遣散了那些谋士!”


    “为什么?”


    “回太子妃,万岁如今春秋鼎盛,朝政在万岁爷的治理下,大清可谓蒸蒸日上。太子爷虽然是储君,但可以想见的是,太子爷就算是能顺利登基,也是需要等上个不少年。在此之前,奴婢以为,太子爷应该修身养性,身边少一些朝堂重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西游:拜师菩提,喝酒变强 大乾长生 龙族:从只狼归来的路明非 我,君麻吕,要长生! 我没看过火影啊 东京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