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快穿:活到大结局 > 第237章 世界三109

第237章 世界三109

    没过多久,皇后还是死了。


    皇帝冷漠的叫人筹备她的身后事,转而就想先把爱妃立为皇后。


    这回,宗室和朝中大臣都明确表达了反对,甚至有资格更老的宗正,还当面把皇帝给骂了一顿。


    皇帝只好把此事暂且搁置下来,却又扭头将凤印给了珍贵妃,并令众命妇进宫时去拜见珍贵妃。


    这就让珍贵妃成为了有实无名的后宫掌权人。


    为此,茵茵连带着一众宗室夫人都不再进宫,就算皇帝拿少数几个想奉承珍贵妃在皇帝面前露脸的人来敲打宗室,宗室的夫人们也还是我行我素。


    宗室夫人各个都有出身,不少都是世家女。虽然皇后活着的时候,碍于皇后自己都不作为,大家都不好插手,免得皇后转头“被迫”帮着皇帝下旨训斥,惹一身腥。毕竟这事,皇后也不是没做过。


    但皇后死后,大家自然都把对珍贵妃的看不上眼,和对皇帝逼死发妻的不满给放到了明面上。


    中秋宫宴,众位宗室夫人都抱病了,但到了九九登高日,又齐聚到茵茵庄子上。


    看着底下难得到的这么齐整的宗室夫人,茵茵端着茶盏听底下一位王妃说话。


    “有些事虽然出的少,到底该引以为戒,不然日后谁家再出这样的闺女,可不得呕死。”


    底下立刻就有人附和开来,但茵茵听了半晌,除了暗中指责,也不见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提出来。


    甚至有人悲观的说:“许多女子终身囿于后宅中,所见所知,不过方寸,除了围着丈夫儿女打转,能盼着她们有多少见识呢。”


    这话扫射的范围就有些太广泛了,就是在座的人里,也有不少是从娘家到夫家,除去外出宴饮做客,没怎么出过家门的。


    就在那人自知失言,其他人面面相觑时,茵茵将茶盏放到了桌上。


    茶盏清脆的声响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引了过来。


    茵茵不疾不徐的开口:“既然如此,那大家便都一道见识见识好了。”


    “怎么见识?”


    茵茵揣度着她们能接受的程度:“我等既为宗室妇,受百姓供养,自然也有不少事情可做。”


    “虽不能一步到位,让百姓和乐,民间康泰,但养老扶幼,却不在话下。”


    “诸位应知,我曾设慈幼局,专收容被遗弃或父母双亡无处可去的孩子。”


    “但我能力有限,人手不足,仅在京城、北地、江南三处有所安排。若诸位愿意,可以与我共理此事。”


    有人一口答应下来,也有人陷入沉思。


    茵茵见状道:“并不是我想寻诸位打秋风,而是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法子。大家能多个去处,也能多知道民间事,为家中积福。”


    提到积福两字,又不用自己一定要出钱,一应夫人都动了心。


    茵茵随后才提起另一桩,也是真正能让大家长见识的事。


    “咱们身在皇家,长居京城,并不能随意走动,我方才便想,如何能叫我们身在京城,却能知天下事,不由想到了邸报。”


    “邸报?”同茵茵关系好的旬阳王妃适时开口,“你是想仿着邸报另做一份东西,好让我们都能看看别处的事情?”


    茵茵点头:“我们不能出门,却能派下人出去,搜罗天下事,回来后刊印成册,如此便可知道许多地方不同的事。虽然有些过了时效,但若是只为了增长见识,却不妨事。”


    “且这册子做成,也不止我们能看,京中或是咱们娘家,都有不少女子,也能跟着凭此开阔眼界。”


    看着她们感兴趣的互相讨论起,说自己娘家在何处,能负责哪里的消息,茵茵却没跟着搭话。


    报纸期刊,这东西她其实早就想做了,但她心有顾虑,并不敢在先帝时期将这东西拿出来招眼。


    不过这会儿宗室夫人们因皇后的事话赶话到这儿,茵茵再提起,也不会引人疑心。


    要是促成整个宗室的共同合作,就是皇帝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第一份册子出来,散布的范围并不会很广泛,必然多在贵族女子手中。


    但一本册子能看多久呢,再新鲜的消息,看过一遍过后,就成了旧的。这又不是文学作品,需要反复品读。


    而有了第一份,大家就会想着知道更多,自然会催生出第二份、第三份和更多。


    随着期数增多,从前的那些自然也会传到没看过的人手中,如此下来,多等上几年,这册子的传播范围一定小不了,能起到的作用,也不会只限于让内宅女子开阔眼界。


    当有人开始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时,种子就种下了。


    到时候会变成什么样的情况,可怪不到茵茵这个提议者身上。


    毕竟她提出这东西的原因,只是为了让宗室的夫人们更方便教导家里的女孩子,希望她们有足够的见识,不要恋爱脑而已。


    哪个皇家会希望自家宗室女出个不顾自己身份的恋爱脑呢?


    这次聚会过后,有不少夫人都跟着茵茵去了她名下的慈幼局,看过里面的小孩后,大都派人送了些东西来,却也有几位真坚持下来,帮着茵茵忙活。


    但几乎所有夫人回去后,都为着小册子的事情忙碌起来,或是吩咐了自己手下的人,或是写信回娘家叫他们帮忙。总归是在冬日大雪落下前,第一本册子新鲜出炉,到了各人手中。


    这份册子从众夫人手里到了家里的女儿手上,有的甚至还传到了宗室的王侯手上。


    茵茵手里这本,如今就被顾安之拿着,看得津津有味。


    “上头说九锅山的各个峰头从高处看,就像是九个大锅盖在上面一样,才得此名,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此。”


    “宛州真有个读书人为了娶县丞的女儿,抛弃了自己的未婚妻?”


    “这个刘家村,每到雷雨时,都会被雷劈是真有其事?”


    顾安之越看问题越多,茵茵只好同他道:“这上头的事,都是各家汇集而来,不能确定真假的,都标了虚构二字,若没有这两个字的,自然都是真的。”


    顾安之合上册子,遗憾道:“可惜我等闲不能出京,否则我们也能按着这册子上写的挨个游览寻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西游:拜师菩提,喝酒变强 大乾长生 龙族:从只狼归来的路明非 我,君麻吕,要长生! 我没看过火影啊 东京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