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孙山,科举 > 第566章 猛然地发现他们之中出现了二五仔

第566章 猛然地发现他们之中出现了二五仔

    直到下午快天黑时,耿院长才打开书院大门,让外校生回家,而且再三警告,不准惹事,谁要是出了事,书院一概不负责。


    虽然很多人不满耿院长的做法,但也只能把不满咽在肚子里。


    耿院长虽然不说支持新政,明眼人都知道他支持,想让他出面领头上书,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要是书院的学生出了事,耿院长也会高高挂起,他已经表明自己的态度了,再去请求也是无用功。


    桂哥儿捕捉到孙山,立即接过孙山的书箱,眼珠子溜溜转,低声地说:“山哥,外面好乱啊,我们还是早点回家。”


    孙山点了点头说:“嗯呢,这些天不要出去,哪里都不要去。至于清凉山的兰花,暂时不要理,让大力叔回来先。”


    孙山最害怕走在路上,忽然遇到上街游行的人,要是被官府错误地认为参与其中,到时候喊冤都没地方喊了。


    孙山又领着桂哥儿买不了少粮食,想着不出门也有的吃。


    第二天回到书院,宋钧华慌慌张张地说:“孙兄,出大事了。昨天徐国公的军队跟王家的佃农打起来了。”


    孙山脸色一变,着急地问:“怎样了?”


    另一个学子立即回复:“听说死了十几个佃农,还死了一个士兵。”


    大家脸色煞白,想不到那么严重,竟然死人,而且死了那么多人。


    宋钧华脸色焦虑地说:“我听说徐国公今日亲自坐镇,亲自丈量王家的田地啊,看来不死不罢休。”


    孙山和一众学子都很紧张,徐国公是什么人?


    狠人啊!能爬得那么高位置的人,不是狠人就是更狠的人。


    看来一定要把新政推下去,就算死了多少人也不罢休的那种啊。


    其中一个同窗问道:“我阿爹也准备让佃农守在田里,官府的人要是过来量地,就打回去。”


    一个同窗这么说,另一个同窗也是这么说:“我阿爹也是啊,我家的地怎么也不会被人丈量的。我阿爹还说要亲自上阵,谁来量度,要从他的尸体踏过去量。”


    大家不约而同地看着那位同窗,心里想着这家的阿爹真是狠人,竟然亲自上阵。


    别人都是推佃农出来的,他家倒好了,最先出来的竟然是幕后的“大boss”。


    宋钧华也想说他阿爷阿爹准备找关系,让大官人上书,好让圣上收回圣令,不要推行这些狗屁都不是的政策。


    要是新政推下去,那是在割他们一家的肉,让他们以后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宋钧华问孙山:“孙兄,你说一说,这新政到底能不能推下去,能不能收回去啊。这样下去,肯定死不少人。”


    孙山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说:“我看圣上是一定把新政推下去的,至于死人,肯定死人,只是不知道死的是谁。”


    一个同窗直接问:“孙兄,要是丈量你家的地,你怎么办?”


    孙山非常光棍地说:“那就量呗,官府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是非常支持的。”


    众人一愣,瞪大眼睛看着他。


    猛然地发现他们之中出现了二五仔!


    孙山云淡风轻地说:“胳膊拗不过大腿,我们这些小人物,怎能跟朝廷对抗呢。新政是圣上亲自颁布的,君无戏言,都发出去的政令,哪里会收回。我们要是硬要对抗,只会成为圣上新政的绊脚石,圣上会毫不犹豫地把我们敲碎。如今徐国公代表的就是圣上,他做的事,就是圣上要做的事。”


    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不要反抗,金陵是圣上的根,说句不好听的,圣上在金陵是地头蛇,比你们还地头蛇,你们哪里斗得过。”


    孙山看了看宋钧华,低声说:“你们要是在西南一带的穷乡僻野不听也就算了,皇权不下乡,可你们在金陵,哎,不听就死路一条。”


    孙山认为他们还是放弃无谓的抵抗吧,只因金陵这个地方离权力中心太近了。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


    众人听孙山这么一说,脸色煞白。


    其实他们早就想到的,只是不敢说出来。


    孙山这么一说,他们悬着的心终于死心了。


    大家默不作声,不再议论了,至于家里怎么做,他们也不知道。


    由于夫子请假,孙山只能到图书馆看书,可怎么看也看不进去,最后跟门卫说了一声身体不舒服,要回家。


    门卫看的是孙山,跟院长“打小告”的学子,也就放行了。


    毕竟孙山跟院长一条心,并不是那种去惹事的坏学子。


    孙山走在路上,看到闹哄哄地一群人,吓得赶紧闪到小巷子。


    等人流走过,才敢探头探脑地走了出来。


    找小路回家,走着走着,想转出大路直接回去,猛然地又冲出一群人,而且这伙人一看就是农民,拿着锄头,镰刀,砍柴刀气势汹汹地朝着应天府府衙走去。


    孙山一惊,这都带铁器上街了,可是大忌啊。


    孙山害怕暴乱发生,大路不敢走了,七拐八拐,出现在家门口时,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桂哥儿打开门一看,奇怪地问:“山哥,你怎么那么早放堂啊?”


    孙山二话不说跑进院子,让桂哥儿紧紧地关上门。


    孙定南和孙大力着急地问:“阿山,什么事了?”


    孙山看到孙家人都在,安心不少。喝了碗水,把街上的情景说了出来。


    桂哥儿紧张地说:“山哥,这跟农村人抢水一样啊,都带上锄头,砍刀,哎呀,要是激动起来,肯定大打出手,会闹出人命的。”


    桂哥儿记得小时村长领着村民跟隔壁村抢水,结果打得头破血流,他还被吓得哭起来呢。


    不过自从他们孙家村出了秀才,出了举人后,就没发生过抢水事件了。


    孙大力也害怕地说:“怎么办?那些人到衙门做什么?”


    孙大力一直在花圃那边,外面的事根本不知道


    。只知道什么新政,具体内容他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哪里知道。


    今日一早桂哥儿急匆匆赶过来,让他收拾东西回家,连兰花都不用管了。


    孙大力非常非常心疼,他们孙家的兰花长得好好的,要是不管亏死了。


    不过孙山的旨意,孙大力只好照做。


    举人老爷比他这个泥腿子聪明多了,这么做肯定有举人老爷的道理的。


    孙大力想着一定要听聪明人的话,这样才会少走弯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西游:拜师菩提,喝酒变强 大乾长生 龙族:从只狼归来的路明非 我,君麻吕,要长生! 我没看过火影啊 东京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