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孙山,科举 > 第384章 他,孙二胡,表演二胡

第384章 他,孙二胡,表演二胡

    从中午吃到下午,六人才急匆匆地赶往码头,搭坐最后一班船回岳麓书院。


    孙山还买不了少特色的糕点,留在晚上肚子饿的时候吃。


    只不过最后全便宜了桂哥儿,他的肚子是无底洞,吃得再多也吃不饱。


    孙山一个大馒头已经顶胃了,桂哥儿连吃了五个还能继续吃下去。


    看来他的书童真的不好养,没点钱养不起。


    休沐完毕,又开始紧张地读书生活。


    在岳麓书院读书,日子非常规律。


    起床-吃饭-读书-吃饭-读书-吃饭-读书-睡觉。周而复始,单调又枯燥。


    只不过幸好有同窗解闷,日子在打打闹闹中欢乐的度过。


    孙山在岳麓书院三个月后才收到家里的来信。


    信上孙伯民说他们已经平安回到孙家村了,从长沙府带回去的桐油很快脱手,后悔没有带多点回去。


    孙伯民,苏氏,黄氏嘱咐孙山要好好待在书院,莫要乱跑。


    还有不要乱信陌生人,小心被人骗了。


    最后信中附上了五十两,让孙山不要不舍得花钱,家里还有钱。


    同时叮嘱孙山要吃好穿好,特别是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


    要是得病了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嫌烦不去看病。小病可不能拖成大病。


    特别是他的小身板,更要注意。


    信的最后面是对桂哥儿说的,让他吃好穿好,更让他紧紧地盯着孙山。


    孙山看完信后,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放到大箱子。


    山高水远寄一封信过来太不容易了。


    寄信不仅贵而且时间长还会随时丢失。


    孙山想着下次休沐就给家里写信,交代书院的情况,好让他们安心。


    孙山是五月份来到岳麓书院的,转眼就到八月份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快到了。


    同乡会的会长刘直延组织成员开座谈会,还体贴地给每个学子送上一块粤式月饼。


    孙山看了看,是双黄莲蓉月饼,孙山的最爱。


    今天一早吃了书院发的湘式月饼,孙山不太喜欢。


    还是他们的粤式月饼最好吃。


    湘式月饼


    大家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主要聊书院的夫子,同窗,学业。


    学子跟学子聚在一起,不是吟诗就是作对,最后上才艺表演。


    孙山不擅长吟诗作对,所以他最适合做观众。


    至于他的好基友钱鹰扬,跟他半斤八两,乖乖地陪着他坐在一边,看师兄们对着月亮作诗。


    刘直延笑着说:“好了,下面请每个老乡表演。至于表演什么,把你们看家本领拿出来。”


    话一路,老乡们热烈地鼓掌。


    如此良辰美景好时光,不show一show,怎对得起自己的才华。


    刘直延身为会长,所以由他来抛砖引玉,给大家表演吹箫。


    吹的是《碧涧流泉》。


    刘直延一曲毕,众人热烈地鼓掌。


    孙山不懂鉴赏音乐,但好赖还是听的出来。


    刘直延的清脆之音表现出深山峡谷之中淙淙流水欢快地流淌的情景,诗情画意般的田园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不愧是他们广南省的同乡会会长,的确有几分本事。


    刘直延表演后,下一个老乡弹琵琶。


    岳麓书院比漳州府府学的兴趣班还多,乐器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岳麓书院没有的。


    君子六艺,其中包括乐,能到岳麓书院读书的,不说擅长,但最起码要懂一门乐器。


    要不然出来交际都不带你玩。


    钱鹰扬没有表演乐器,而是给大家来了一段采茶戏。


    一人分两个角色。


    男演员是他,女演员也是他。


    声音来回转变,唱得一出好戏。


    钱鹰扬唱完后,大家的掌声更热烈了。


    会长刘直延开心地说:“鹰扬,想不到你有两下子,这戏,唱得太好了。”


    一个老乡也乐呵呵地说:“鹰扬,男声,女声转换的真精彩,惟妙惟肖。哈哈,在下佩服。”


    大家七嘴八舌地给钱鹰扬吹彩虹屁,钱鹰扬笑得只剩下大白牙。


    本来睁开跟未睁开一样的蒙猪眼,此时更是蒙成一条直线。


    不仔细找一找,都找不到他的眼睛在哪里。


    老乡们一个接一个表演,最后到孙山了。


    会长刘直延看他是新来的,特意安排他在最后。


    刘直延鼓励地说:“阿山,该你上场了。”


    在一边跟书童们吃喝玩乐的桂哥儿立即拿出二胡来,非常熟练地递给孙山。


    没错!


    他,孙二胡,表演二胡!


    孙山弹琴不行,吹笛不行,打鼓不行,唯有二胡最擅长。


    其实他的二胡拉得也不是很好,不过靠的是曲子完胜。


    就像歌手一样,唱功不怎样,可曲好,词好,就有可能一炮走红。


    来到岳麓书院好几个月,孙山舍本琢末,觉得古琴,古筝这些高大上,选择学这些。


    只不过实在没天赋,学是学会,但一点也不精通,还不如他的二胡拉得好。


    今晚的才艺表演要最拿出手的,尘封已久的二胡又该时候横空出世了。


    孙山看大家那么高兴,于是准备拉他的成名曲《二泉映月》。


    看着别人开心,他就不开心。


    不如让大家一起不开心。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晚是十四,月亮也很圆。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孙山拿起二胡,像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人阿炳一样,闭上眼睛,拉起世上最悲伤的二胡曲子。


    一曲毕,一睁眼,看到所有人都看着他。


    孙山面无表情地说:“师兄,我拉得怎样?”


    怎么都盯着他?掌声呢?欢呼呢?眼泪呢?


    等了好一会儿,会长刘直延感叹地说:“阿山,你拉的曲,让我想家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说到家,在场的学子都想家。


    其中一个老乡感叹地说:“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开始吟诗,抒发内心的思乡之情。


    孙山皱着眉头看着老乡亲,他的曲子是悲伤的,可不是思乡的。


    还有不应该夸一夸他的二胡拉得好吗?


    怎么转眼就开始吟诗作对,有些还倒酒自酌。


    钱鹰扬眼眶红红地说:“阿山,可要三年才能回家,我想家了。”


    说完就跟着老乡一起喝酒了。


    得亏书院禁止喝酒,所以他们喝的酒,其实是青梅酒,桑葚酒等水果酒。


    就算喝再多也不会醉。


    最后本来欢快的同乡联谊会,变成悲伤的思乡会。


    大家耷拉着脑袋,在书童的搀扶下,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地回斋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西游:拜师菩提,喝酒变强 大乾长生 龙族:从只狼归来的路明非 我,君麻吕,要长生! 我没看过火影啊 东京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