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孙山,科举 > 第200章 没有阿奶,弟弟,姐妹好而已

第200章 没有阿奶,弟弟,姐妹好而已

    回到家中,已经天黑了。苏氏和黄氏看到孙山,急着过来嘘寒问暖。


    黄氏摸了摸孙山的衣服,关心地说:“穿得有点少,现在的天气还有点冷,可要注意,莫要冻着。”


    苏氏也这样认为的,白了一眼孙伯民,骂道:“当家,山子穿那么少,也不知道给他加一件衣服。”


    说完立即回卧室,急匆匆地拿来一件外套。孙山无法,只好顺从苏氏和黄氏的要求穿上衣服。


    笑着说:“阿奶,阿娘,我不冷,你们摸摸,手不冷呢。”


    黄氏和苏氏摸了摸孙山的小手,确定不冷,才舒了一口气。


    孙伯民自责地说:“哎,我忘记叫山子穿衣服了,以为自己不冷,山子就不冷。”


    转过头对着孙山说:“山子,下次冷就要出声,冷一定要穿衣服,冻着又要去看大夫了。”


    孙山无语地看着孙伯民,脸色却非常温和地说:“阿爹,我知道了。我冷就会穿衣服的,你莫要担心。”


    跟孙伯民,苏氏,黄氏相处了十几年,孙山越来越明白如何跟他们相处。


    他们的话,小事就要听,要答应。至于背地里该怎么做就怎么。


    大事,如果不认同一定要反对,不能轻轻反对,要严重反对,要不然他们不会听的。


    反正能顺从的就顺从,不能顺从的不需要勉强。


    立夏,小满从厨房拿来饭菜,摆在饭桌上。寒露又点了一盏油灯,使得堂屋更亮堂了。


    立夏笑着说:“阿爹,山子,你们快吃饭,饿了吧,赶了一个下午的路了。”


    孙山和孙伯民的确饿了,孙伯民狼吞虎咽地干饭,孙山依旧慢条斯理地吃饭。


    小满看到后,噗嗤一笑:“阿爹,弟弟吃饭好斯文,跟读书人一样,怪好看的,比我们女孩子吃饭还好看呢。”


    小满接触的人,都是农村人,不说农村男子吃饭,就农村女子吃饭也少有慢条斯理吃的。


    特别是吃席,吃得慢,转过头,第二筷子就没了。


    小满看到弟弟吃饭,觉得弟弟跟乡下人就是不一样,将来肯定有出息的。


    孙山理所当然地说:“三姐,我就是读书人,我吃饭一直都好斯文的。”


    话一次,整屋子的人哈哈大笑。


    孙伯民和孙山吃过饭后,大家一起坐在堂屋聊天。


    每个月,只有短暂的4天相聚,孙山都会待在阿奶黄氏的身边,跟她家长里短。


    黄氏对着孙伯民和苏氏说:“立夏的婚期定了,你们看看还有哪些准备的,要赶紧弄。按照谷雨的婚事操办。”


    立夏的婚期定在下个月,之前该有的嫁妆也准备的八九不离十了,就看看哪些漏了。


    幸好经历过操办谷雨的婚事,孙家这次能独自操办。


    黄氏特意当着立夏的面,要求孙伯民和苏氏对照谷雨的嫁妆来置办,是想告诉立夏,家里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她是二闺女而少给她添置,也不会多添置,一碗水端平。


    立夏听到黄氏的话,脸蛋红红的,耳根红红的,低下头,不敢说话。


    小满和寒露捂着嘴巴,嘿嘿笑。


    苏氏听着婆婆的话,心里是不乐意按照谷雨的婚事操办的。


    谷雨是大闺女,是第一个孩子,又是最听话最孝顺的,办的隆重些应该。


    立夏呢?就因为会照顾盆栽,有山子撑腰,经常不听话。


    不仅不听话,还驳嘴。


    苏氏气得拍胸口,真想一巴掌过去。


    要不是婆婆说,闺女大了,要找夫婿了,做母亲的一定要表现得贤良淑德,温柔贤惠,闺女才多人求娶。


    做母亲的不能大骂子女,如果被好家境的人打听到,肯定不会来求娶的。


    婆婆还说,家里的姑娘要尽量嫁好点,将来就能帮衬弟弟。


    苏氏想了又想,觉得婆婆说得对。


    别人娶媳妇,不仅要看闺女,还要看闺女的母亲。


    为了能帮衬到山子,苏氏忍了。


    在外面表现得一副喜欢闺女的模样,嫁妆上不仅让闺女把聘礼带回去,还私下添了不少嫁妆。


    这不,外面就传孙家是嫁女,不是卖女,好些人过来打听孙家姑娘呢。


    这不,郑童生还亲自上门聘娶立夏当孙媳妇呢。


    苏氏觉得郑童生家之所以跟自家结亲,完全因为她的大方得体,能给闺女好的嫁妆。


    苏氏深深地看了一眼孙山,为了将来闺女能帮衬弟弟,苏氏忍了。


    笑着说:“阿娘,你放心,二丫头的婚事我跟当家的会办好的,谷雨有的立夏一样有。我这个人最公道的,不会偏心眼的。”


    苏氏这话,除了苏氏信,其他人都不信。不过不要紧,能好好操办就行。


    黄氏满意地说:“你办事,我放心。不过还是找族里的几个婶子来帮忙看一下,最怕你们夫妻忙中出错,到时候被郑家看到就不好了。郑童生是山子的夫子,一定要办得妥妥当当,不能出差错。”


    孙伯民点了点头说:“阿娘,我知道的了。过两天送山子回学堂,二丫头就跟我们夫妻一起出县城,挑嫁妆箱子。谷雨的是她自己挑的,二丫头的也让她自己挑。”


    孙伯民非常赞同黄氏的话。


    要说亲近,相比夏家,孙伯民与郑童生更亲近了。


    孙伯民认为郑童生是读书人,是大好人,不仅悉心教导山子,还全心全意为山子好。


    这么好的一个人,家里的孙子肯定也好的。立夏嫁到郑家,一定会好的。


    立夏听到孙伯民安排她去挑嫁妆箱子,脸蛋更红了,耳根更红了,低着头,不敢说话。


    心里想着,家里多亏有阿奶在,四姐妹比村里的闺女好很多。


    阿奶当面吩咐阿爹阿娘按照大姐的婚事操办,这是替自己争取福利,让阿爹阿娘莫要偏心,莫要省钱。


    立夏低着头,眼眶红红的。


    做人要学会知足,虽然阿娘苏氏对几个姐妹打打骂骂,但与村里的对比,立夏瞬间不怨恨了。


    觉得生在孙家非常好,有明理的阿奶,有懂事的弟弟,还有几个相互支持的姐妹。


    至于阿爹阿娘,也好,只不过没有阿奶,弟弟,姐妹好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西游:拜师菩提,喝酒变强 大乾长生 龙族:从只狼归来的路明非 我,君麻吕,要长生! 我没看过火影啊 东京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