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乡村之巨变 > 第313章 又一条财路

第313章 又一条财路

    陈扬想破脑袋也没有用,于解放能赚到的钱,他永远也赚不到。</p>


    想通后,陈扬除了羡慕,就没什么的了。</p>


    但有人除了羡慕,还有效彷,还有行动。</p>


    马振国和周玉刚,两个人突然消失了。</p>


    接连三天,陈扬都没看到两个人的身影。</p>


    陈扬好奇。</p>


    叶菁跑来问,“你不知道?他们没告诉你?”</p>


    陈扬摇头。</p>


    “他俩学习于解放,去赚快钱去了,赚大钱去了。”</p>


    陈扬大感意外,“他俩疯了。那种钱,于解放能赚,他俩却不一定能赚到。”</p>


    叶菁笑笑,“那倒不一定,万一成功了呢。”</p>


    “这两个家伙啊,眼前能赚的钱不赚,却跑去赚水里的钱,我看他俩的脑子进水了。”</p>


    叶菁道:“他俩分别平均每天进货约两千块,一个月的营业额就是六万块,一年就是七十二万块。纯利百分之五,一年的利润就有三万六千块。”</p>


    陈扬道:“一年三万六千块,远远比不了一天赚两万啊。”</p>


    叶菁哼了一声,“他们与你不一样。他们都有两个家,老家一个,这里也有一个。所以他们赚的钱,除了自己挥霍,还得维持两个家。”</p>


    陈扬点着头嗯了一声,“以我的估计,他俩这些年赚了点钱,但花费极大,根本就没什么积蓄。”</p>


    叶菁笑道:“不说他俩了。你和他们是朋友,但是是酒肉朋友,不是一条道上的。”</p>


    陈扬问道:“现在咱们的小商品批发,大概还有多少利润?”</p>


    “不到百分之五,如果认真计算,可能连百分之四都不到。”</p>


    “你认为还能坚持吗?”</p>


    “当然能,利润薄,但咱们追求的就是薄利多销。咱们走的量大,单算下来,利润还是可观的。”</p>


    “姐,我是怕吃力不讨好,费力不赚钱。”</p>


    叶菁笑了,“我还没说咱们销售鞋类的利润呢。如果加上鞋类销售,咱们的利润率还有百分之七以上。”</p>


    “还有这么多吗?”</p>


    “放心,我天天计算,肯定还有这么多。”</p>


    陈扬思忖了一下,“姐,咱们还有一个新产品,可以试着销售一下。”</p>


    “什么新产品?”</p>


    陈扬道:“在我们那里,没有国企和省企,但有很多地方国营企业和地方集体企业。其中的一类,专门生产各种布类,甚至有生产衣服的。它们的情况是,普遍经营困难,销售不好。”</p>


    叶菁道:“我懂了,你要买他们的产品,通过咱们的渠道销售出去。”</p>


    “对,现在它们的产品滞销,已经到了摆地摊的地步。我可以用很低的价格,把它们的产品买过来,然后咱们试着销往全国各地。”</p>


    “以低价杀出一条道路?”</p>


    “是的。我考察过上海的几个市场,同样的产品,正品的价格,是次品的三五倍。咱们以次品的价格进货,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p>


    “行,那咱们就试试看。”</p>


    陈扬在上海没待多久。</p>


    这趟上海之行,除了生意,主要还是转移资金,将存在上海银行的钱,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便随时调用。</p>


    那时候做生意,最麻烦的就是资金调动。</p>


    开支票,发汇票,那都是正规企业才能做的。</p>


    像陈扬这样的个体户,把一笔巨款从这地转到那地,简直比登天还难。</p>


    存在上海这边的钱,暂时只能把存折带回家去。</p>


    于解放给的五万块钱,陈扬连叶菁也没告诉,那个旅行包就扔放在床底下。</p>


    这次回家,这五万块要带回去。</p>


    陈扬的带款方式堪称一绝。</p>


    五万块,一张十块的面额,摞起来就是一砣。</p>


    陈扬找来两条麻袋,一个塑料袋,还买来一些旧书。</p>


    先将钱从旅行包里拿出,放在塑料袋里。</p>


    再把装满钱的塑料袋,塞进麻袋里面,麻袋再套麻袋。</p>


    麻袋很大,还有空隙,陈扬就把旧书塞进去,直到麻袋被塞满。</p>


    装满了,再用细铁丝把麻袋口扎紧。</p>


    钱和书以及麻袋,重量足有一百二十斤。</p>


    从上海乘船到路桥街,整麻袋的钱随便放,没人知道麻袋里装着的是钱。</p>


    到了路桥街,陈扬去王光荣家取自行车,就把整麻袋钱存放在王光荣家,就放在饭馆的服务台下。</p>


    陈扬先在附近的小旅馆登记了一个房间,美美的睡上两个小时,然后推着自行车出门。</p>


    在小饭馆吃了午饭,已是午后一点多。</p>


    陈扬骑着自行车,来到一条名叫牛轭的小街。</p>


    牛轭街其实不长,只有百十来米长,宽也只有两三米,三辆手拉车就能把街面挤满。</p>


    这条老街,在路桥并不起眼,可陈扬却最重视这里。</p>


    牛轭街两面,有五十几家街面店,它们有两个共同点。</p>


    一是店主都是企业,二是卖的全是各种布料。</p>


    也不是什么大企业,都是各县的集体企业或地方国营企业。</p>


    陈扬还总结出一点,这里卖的布料,质量不咋的,价格便宜得惊人。</p>


    质量差到啥程度?几乎没人买去做衣服的面料。</p>


    马马虎虎,这些布料还能做衣服的里子。</p>


    陈扬最早发现这里,是为了二弟的鞋厂采购面料。从价格方面分析,这些布鞋买去,正合适做鞋的原料。</p>


    陈扬不知道这些布料能不能畅销。</p>


    有枣没枣,先打三竿试试。</p>


    能不能把这些布料卖出去,不试试又怎能知道。</p>


    不管三七二十一,陈扬在牛轭街上批发了三千块钱的布料,通过轮船运往上海。</p>


    价格只相当于正品布料的十分之二,陈扬相信,废物利用,应该能够卖出去。</p>


    </p>


    办完路桥街这边的事,陈扬这才回家。</p>


    一麻袋的钱扔在二楼客厅。</p>


    陈红玲与大妹和二弟,都好奇麻袋里装的是什么。</p>


    大妹摸了摸麻袋,“大哥,好像是书吧?”</p>


    二弟笑道:“大哥,你不会吧。”</p>


    “你们打开看看呗。”</p>


    二弟解开麻袋上的细铁丝。</p>


    满塑料袋的钱。</p>


    大家都大吃一惊。</p>


    但马上又见怪不怪。</p>


    村里人凡出门做生意的,都有大把现金随身带的经历,麻袋装钱也不是陈扬的发明。</p>


    但这么多钱,敢一个人一路而行,想想还是后怕。</p>


    晚上,陈扬把药交给陈红玲,再把这五万块钱的来路告诉她。</p>


    “扬哥,这样的钱以后还是少赚为好。”</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西游:拜师菩提,喝酒变强 大乾长生 龙族:从只狼归来的路明非 我,君麻吕,要长生! 我没看过火影啊 东京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