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条件下,模具越多,生产速度越快。</p>
同理,模具架子越多,生产速度也越快。</p>
原来只有四个模具架子,占据了院子三分之一的空间。</p>
现在爷爷买了木料竹料,在蔡宝华、陈耀平和陈东南的帮助下,把棚子扩大,占了整整半个院子。</p>
在此基础上,又用石料建了四个模具架子。</p>
这么一来,一共有八个模具架子,能同时放置八套模具。</p>
八套模具,能同时倒入一百二十斤的皂化溶液。</p>
经过试产,速度果然加快。</p>
爷爷继续做模具,因为木制模具容易损坏,有三个已经出现破损情况。</p>
陈扬要求,能正常使用的模具,要保持在四十八套以上。</p>
冬去春来,从农历正月到三月,也就是从阳历二月到四月,陈扬的加工厂一直在不断的扩大生产。</p>
现在的产能,已经高达每天两千条肥皂。</p>
当然,工人也在增加,已经有整整二十人。</p>
人红是非多,厂红麻烦多。</p>
有人举报了陈扬。</p>
公社现在是童四平当家。于万青升为副区长,童四平升任书记兼主任。</p>
举报信是寄到县里的。</p>
有关部门要来调查陈扬和他的加工厂。</p>
下来之前,当然要通知公社配合。</p>
童四平也是干脆。一方面,他说陈扬的加工厂,是公社同意创办的。</p>
另一方面,童四平让通讯员陈仁军赶紧通知陈扬,让他想想有没有自救办法。</p>
陈仁军急急忙忙的向陈扬报讯。</p>
陈扬早有准备。</p>
陈扬骑上自行车,直奔公社邮电所。</p>
陈扬给王光荣打电话。</p>
王光荣那边,其实也有准备。陈扬的肥皂这么畅销,公司获利颇丰,当然要帮着陈扬解决麻烦。</p>
王光荣找公司经理,和经理一起,去公司的上级天州贸易局,让贸易局领导打电话给温林县领导。</p>
总而言之,陈扬的加工厂,属于天州贸易公司的分厂,请温林县给予大力支持。</p>
天州贸易局的领导,还特别点了一条,陈扬的加工厂,范思成同志也是知道的。</p>
范思成,也就是陈扬口中的老范,现任地委副书记兼地区行署副专员。</p>
一番折腾以后,不见有关部门的人影,一场麻烦不声不响的消失。</p>
过了两天,陈扬去找童四平。</p>
“童叔,谢谢你,谢谢你。”</p>
童四平两手一摊,笑道:“口头感谢,有个屁用啊。”</p>
陈扬急忙掏烟敬上。</p>
与上次差不多,陈扬把大半包精装利群香烟,扔到童四平的面前。</p>
童四平把香烟扔还给陈扬,“臭小子,你又把我想歪了。”</p>
陈扬拿起香烟,俯身伸手,塞到童四平的上衣口袋里,“童叔,上次的鱼干很好吃吧。我让我爷爷,晩上再给你送两包过去。”</p>
童四平手拍桌子,再手指陈扬,“臭小子,你到底明白不明白我的意思啊?”</p>
</p>
“我明白,我明白。”陈扬点头哈腰。</p>
“好,你说说,你明白了什么?”</p>
陈扬严肃的说,“童叔,我早就有过这个想法,我准备主动的向公社交纳管理费。”</p>
童四平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孺子可教也。”</p>
“童叔,你看我每月交纳多少比较合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