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师笑了,“陈扬,你指的是你们公社化工厂生产的臭肥皂吧。”</p>
陈扬笑着点头,“实在臭,太臭了。但居然还能用,洗衣效果还真不错,而且衣服晾干后就不臭了。”</p>
孙老师说,“两个原因。一是温度掌握不好。二是偷工减料,橄榄油和精油放少了。”</p>
“那该如何避免呢?”</p>
“除了上述两点,可以在加入精油的同时,放点香精进去,做出来的肥皂肯定不会臭了。”</p>
“老师,我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p>
孙老师两手一摊,“做肥皂最简单,多做几次,熟能生巧。而你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p>
“哪三个问题?”</p>
“首先是原料。你要买得到,质量稳定,价格稳定,供应稳定。”</p>
“其次呢?”</p>
“成本核复。做肥皂就是搞工业,你得进行成本核复。给自己预留利润空间,你才能进行正式生产。”</p>
“还有呢?”</p>
“还有就是销售。做产品不难,难在做出产品后能卖出去。让产品变成商品,你的生产才有意义,才能有利可图。”</p>
陈扬听罢,细想一下,“老师,你还懂做生意诶。”</p>
孙老师笑笑,“书上看来的,纸上谈兵而已。”</p>
孙老师家书多。</p>
“老师,借我几本书看看。”</p>
孙老师摇头,“不借。你可别忘了,你借了我的《三国演义》,两年了还没还呢。”</p>
陈扬涎皮赖脸,“呵呵……老师,我今天可没空着手来。”</p>
在孙老师家吃午饭,陪他喝酒,让孙老师高兴。</p>
孙老师允许陈扬借书。</p>
孙老师藏书千册,虽比不上省城的范欣怡,但也是全县数一数二。</p>
挑了十本,都是经济类书籍,够陈扬看一两个月的。</p>
从孙老师家出来,陈扬直接回家。</p>
县城没什么好玩的地方,陈扬也不喜欢玩,不如回家琢磨肥皂去。</p>
老范真的调走了。</p>
方玉婷医生结婚了。</p>
肖伟力那里刚去过。</p>
顾卫军那里,陈扬是不会去的。</p>
接下来,要与路桥那边的王光荣商量。</p>
不是当面商量,是通过电话联系。</p>
整个陈蔡公社,共有四门电话。</p>
公社有一门,卫生院一门,供销社一门,邮电所一门。</p>
邮电所的电话对外营业,收费服务。</p>
上午九点多,陈扬估计王光荣正在上班,便来到了邮电所。</p>
陈扬很少来邮电所,但邮电所的两个工作人员,他都认识。</p>
俩人都是女的,一大一小。</p>
大的叫陈宝珍,曾经是陈扬的邻居,女的叫何玉玲,是陈扬的初中同学。</p>
陈宝珍是个寡妇,老公死后,搬回南塘街娘家去住。自从当了公社邮电所所长,以所为家,已很少回陈家村去。</p>
何玉玲就是南塘街人,她父亲是南塘村支书。三年前,公社邮电所成立,她靠父亲的关系,成了邮电所员工。</p>
小时候的陈扬,是陈宝珍的取笑对象。</p>
“扬,你怎么来了?咯咯,是不是想你宝珍姐了?”</p>
对陈宝珍,陈扬已经习惯,“宝珍姐,我不是想你,我是想你家的杮子树和栗子树。”</p>
</p>
陈宝珍娇笑不已。</p>
陈宝珍家的后门外,种着几棵杮子树和栗子树,那杮子和栗子,总在没成熟前就被陈扬消灭干净。</p>
“咯咯……你个臭小子,你宝珍姐还不如杮子树和栗子树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