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同生的通知,也是通过广播传达的。</p>
陈扬吓了一跳,以为《复读学校》的事黄了。</p>
但广播里说,让陈扬带上行李。</p>
陈扬这才松了一口气。</p>
通知带上行李,说明《复读学校》没有黄。</p>
吃过午饭,陈扬把一条被子和一张草席,还有几件衣服捆在一起,绑到自行车上。</p>
茶杯毛巾牙刷牙膏什么的,都装在挎包里。</p>
挎包是父亲送给陈扬的。</p>
本来还应带上一个脸盆。</p>
无奈家中只有三个脸盆,陈扬要是带走一个,家里八口人就用不过来了。</p>
临走前,陈扬吩咐爷爷还有大妹,一旦接到他的通知,就马上去县城找他。</p>
其他大事小情也交待完毕,陈扬才骑上自行车直奔县城。</p>
到达县城,陈扬直奔县教育局。</p>
让陈扬没有想到的是,不仅是季同生已经上班,就连田芳和杨玉梅,还有肖伟力和顾卫军,都已经提前上班。</p>
原来,通知上说是正月初八开始报名,可不少考生,从正月初四早上就来了。</p>
季同生他们一商量,干脆提前开始报名,这才通知了陈扬。</p>
陈扬先安排自己的住处。</p>
县教育局后院有几间旧房子,一直空着,离县党校也仅一墙之隔。</p>
经过季同生的安排,陈扬将自己的住处定在这里,以及大妹的住处,和爷爷的临时住处。</p>
也不用安排,扔下行李,陈扬就去了《复读学校》办公室。</p>
果不其然,报名的考生排起了长队,足足有三十米长。</p>
肖伟力和顾卫军负责登记,田芳和杨玉梅负责收费。</p>
今年的高考定在七月七日至七月九日,从春节后开始,只有一个学期。</p>
收费的时间,确定为二十个星期。每个星期五块,每个人就是一百块。</p>
一百块,是一笔挺大的开支,一般家庭难以负担。</p>
但看到报名的考生如此踊跃,陈扬就放心了。</p>
季同生把陈扬叫到一边,“小陈,势头良好,势头良好啊。”</p>
“老季,我不明白。通知说正月初八开始报名,他们怎么正月初四就来了?”</p>
季同生指了指那些排队的考生,“你还别说,这些赶早不赶晚的考生,还都是关系户。他们中间,大部分是城关镇本地人,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p>
“老季,咱们现在该做什么事?”</p>
季同生想了想,“当务之急,办好两件事。一是教材,咱们得赶紧印出来。二是教室,咱们得赶紧收拾出来。特别是那些需要维修的门窗和桌凳。”</p>
陈扬点点头,起身道:“我去打电话,叫我爷爷明天就过来。至于收拾教室,咱们交给考生们自己去打扫。”</p>
</p>
“好,咱们分头行动。我去搬复印机,再去买蜡纸和油墨。”</p>
陈扬去教育局值班室打电话。</p>
电话打到陈蔡公社,那边值班的人,正是陈扬的好朋友陈仁军。</p>
陈扬让陈仁军去他家,让他爷爷与大妹和二弟,带上行李和木匠工具,拉着手拉车赶紧到县城来。</p>
陈仁军放下电话就报信去了。</p>
陈扬回到办公室时,今天的报名热潮才算过去,一共有八十七人报名。</p>
八千七百块,陈扬与大家一样,这辈子第一次见这么多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