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下来,陈扬连修五辆拖拉机,声名鹊起。</p>
隔壁的衡峰公社,人口和面积比陈蔡公社大一倍,有拖拉机十几台。</p>
衡峰公社机修站有三个修理员,但都没经过专业训练,修理技术也都是二百五。</p>
他们修理一台拖拉机,有时候一天也修不好。有时候刚修好,转头就又趴窝。</p>
</p>
同一天,竟有五台拖拉机同时趴窝。</p>
听说陈扬修理技术厉害,衡峰公社打电话向陈蔡公社求助。</p>
陈蔡公社当然支持,动员陈扬抽空前去。至于报酬,让陈扬自己与人家商定。</p>
陈扬也不客气,干脆明码标价,修理一次,不管大毛病小毛病,每次两块半。</p>
每次修理完毕,当场结清,决不赊欠。</p>
衡峰那边同意,还说陈扬赶紧前去。</p>
陈扬和陈仁军急忙出发。</p>
当天,从上午到晚上,陈扬连修五台拖拉机,其中三台是大修。</p>
对方还请陈扬和陈仁军吃了午饭、晚饭和夜宵。</p>
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一点多。</p>
先送陈扬,陈仁军再推着自行车回家。</p>
陈扬叫住陈仁军,拿出两块五毛钱递给陈仁军。</p>
“军子,我修拖拉机,不管大修小修,都是每台每次两块钱。这多出的五毛,我是为你要的。”</p>
陈仁军哪敢收钱,“扬,我是挣工资的,这个钱我不能要。”</p>
“这是补贴,你不赚白不赚。”陈扬再次把钱递给陈仁军,“再说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除非你不相信我。”</p>
陈仁军这才收下这两块五毛钱。</p>
夏收夏种这个“双抢”季节,顶多持续一个月。拖拉机干活的日子,也就那么二十来天。</p>
忙季过后,陈扬的临时工身份也就结束了。</p>
捕鱼的收入,也随着季节变化而减少。</p>
春季最好,冬季次之,夏季和秋季时,鱼量最少,也最难捕捞。</p>
特别是炎热的夏天,鱼也怕热,都躲到水的深处去了。</p>
夏天还是雨季,水位上涨,陈扬原来的那套捕捞方法,已难以适应实际的需求。</p>
通过捕鱼,陈扬积累了一些钱。现在他的大心思,是要在老房子的旧址上重建家院。</p>
在农村,造房子是件大事,仅次于娶老婆。</p>
陈扬先与爷爷商量。</p>
爷爷是个老木匠,也是造房子的行家。农村五匠,木匠为首,造房子的流程和讲究,爷爷都懂。</p>
爷爷想了好久,对陈扬说,“扬,造五间二层楼,你赚的钱是够了。可有两个事,我要提醒你。”</p>
“爷爷你说。”</p>
“花光了钱,房子造好了,以后还过不过日子?”</p>
“爷爷你放心,钱就是赚来花的。造好房子后,我会继续努力赚钱的。”</p>
“嗯,还有一个事,还是个大事。你造五间新房,还是二层楼。可全村人住的都是老屋,还都是平房。你想想,他们会不会眼红,会不会更加疏远咱们家?”</p>
陈扬笑了笑,“爷爷,这个我已经想过了,我不怕。他们已经疏远咱们家了,不怕他们更加疏远咱们家。”</p>
“扬,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啊。”</p>
“爷爷,你也说过的,靠天天会摇,靠地地会塌,还是自己靠自己最牢靠。”</p>
“扬,听我的,这得想想,好好的想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