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正方身上有鱼腥味。</p>
这不奇怪,叶正方他爸在区供销社门市部上班,专门销售海鲜,叶正方时常在那里当临时工。</p>
“不对啊。”陈扬用鼻子在叶正方的衣服上来回的蹭,“不是海鲜味,是河鲜味啊。”</p>
叶正方笑道:“扬哥,你狗鼻子啊。”</p>
“说说,你改行了?”</p>
叶正方点着头说,“我跟一个亲戚学了三个月,学习下河捕鱼。现在我搞了一条小船,自己下河捕鱼。再把捕到的鱼,拿到集市上去卖。”</p>
“赚头大不大?”</p>
“还行,一天两天的不好算。但一个月下来,二三十块还是有的。多的时候,我还赚过五六十块呢。”</p>
陈扬两眼放光。</p>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p>
陈扬当机立断,“方子,我拜你为师,你教我下河捕鱼。”</p>
叶正方说,“不会吧。扬哥,你脑子活,又有文化,什么赚钱的门路找不到啊。”</p>
“废话,你就说,你教不教?”</p>
“教,必须教,肯定教。”</p>
“那好,我明天就来学。”</p>
“不用。明天我到你那一带的河里捕鱼,你等着,我去你家找你。”</p>
“那就一言为定,我在家等你。”</p>
“就这么说定了。”</p>
叶正方起身就走,走了没几步,折回来叮嘱说,“扬哥,关于叶大兰的事,我什么都没说啊。”</p>
“明白,去吧。”</p>
叶正方走后,陈仁军回来,他再三追问,陈扬啥都没说。</p>
陈扬心里非常矛盾,要不要将实情告诉童二子。</p>
第二天上午,陈扬还是把了解到的情况,没有保留的告诉了童二子。</p>
童二子也告诉陈扬,他还没同意这门亲事。</p>
陈扬这才知道,童二子之所以还没同意,是因为他嫌女方个子太矮,和年龄大了点。</p>
叶大兰只有一米四八。至于年龄,女方说二十一岁,比童二子大了三岁。</p>
接下来,陈扬当然不会继续参与。童二子有爷爷奶奶作主,怎么也轮不到他陈扬。</p>
现在,陈扬在等老同学叶正方。</p>
叶正方是下午来的,摇着他那条小船。</p>
叶正方先拿了两条胖头鱼送给陈扬。</p>
陈扬也不客气。</p>
然后,陈扬上了叶正方的渔船。</p>
这种单人单桨的渔船,是温黄平原水乡地带最小的船。</p>
宽不到一米,长顶多五米,船浆装在前部,自重两三百斤,载重量不到三百五十斤。</p>
一个叶正方,加上一个陈扬,船的吃水线就快到船帮了。</p>
陈扬听叶正方的吩咐,小心翼翼的,钻进中舱,盘腿坐下。</p>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渔船不仅也分前舱、中航和后舱,还在前舱和中舱之间,有一个装鱼的鱼舱。</p>
</p>
前舱也比较长,因为这里是打渔人活动的主要地方。</p>
中舱是休息的地方,上面安装弧形竹帘,既遮太阳又挡雨。</p>
竹帘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放置渔网和晒渔网。</p>
竹帘要比中舱长,前面遮住鱼舱,后面遮住后舱。</p>
后舱除了放些打渔工具,还有一个煤油炉和一个小厨柜。</p>
叶正方告诉陈扬,他经常住在船上,就在船上生火做饭。</p>
中舱就是睡觉的地方,搁几块木板,铺一张草席,放一条被子就齐活了。</p>
“方子,快教我如何捕鱼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