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高田村的着名媒婆高媒婆,这次为陈仁军和童二子各介绍了一个姑娘。</p>
但其中有一点点不正常。</p>
高媒婆专门为家庭条件好的人做媒。像陈仁军,爷爷与父亲和母亲都在邻县的盐场工作,一家三口挣工资。</p>
奶奶在家照顾陈仁军兄妹三人。将来爷爷退休了,陈仁军还能顶替,可谓前途无量。</p>
</p>
高媒婆为陈仁军做媒,理所当然,天经地义。</p>
但高媒婆为童二子做媒,就有那么一点反常。</p>
父母双亡,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在全村是数得上的穷人。</p>
童二子既没文化,人也不那么活泛,憨憨一个活宝。</p>
当然,最近跟着陈扬赚了点钱。</p>
可那么多比童二子条件好的后生,怎么着也轮不着他啊。</p>
在农村,在温黄平原的水乡一带,男人的十八岁,是人生的新门坎。</p>
十八岁,好嗨幼。</p>
这是一句俗话,也是土话,意思是到了十八岁,就可以谈婚论嫁了。</p>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p>
有男孩到了十八岁的人家,不管经济条件好坏,总会开始给男孩张罗婚事。</p>
自由恋爱的比例太少,不少人都是亲朋好友帮忙介绍。而最好的方法,就如陈仁军和童二子,由那些有资历有人脉的媒婆来张罗。</p>
媒婆赚好处,但媒婆比较专业,也相对靠谱。</p>
女方看中看不中,先搁在一边。男方好不好,你得先让媒婆看中。</p>
陈仁军和童二子来找陈扬,不是为了显摆,而是有求于陈扬。</p>
俩人都要求陈扬陪他们去相亲。</p>
陈扬也不拒绝,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是一次学习的机会。</p>
“行行,我答应。是什么时候?白天还是晚上?”</p>
童二子告诉陈扬,他那边说好,是明天晚上去女方家。</p>
陈仁军告诉陈扬,高媒婆通知他,明天是衡峰街集市日,双方就在街上见面。</p>
这是相亲的第一步,先让双方见面,是有固定程序的。</p>
搁在以前,是男方去女方家见面。</p>
现在有点进步,也可以在公共场所见面。</p>
第二天早上,天蒙蒙亮,陈仁军就跑来把陈扬叫起。</p>
陈扬匆匆出门,跟着陈仁军走。</p>
今天的陈仁军,打扮得利索,衣服和鞋子都是新的,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p>
陈扬赞了一句,“真他娘的俊。”</p>
陈仁军又去蔡朝阳家。昨晚蔡朝阳要求跟着去,陈仁军答应了。</p>
这里面也有讲究,带一个不吉利,要讲究成双成对。</p>
媒婆也是一正一副。陈仁军与陈扬和蔡朝阳,加上一个媒婆,正好成双成对。</p>
女方那边,肯定也是这样。加上一个媒婆,要么是两个人,要么是四个。</p>
初次见面,不会兴师动众,不可能出动六人或六人以上。</p>
蔡朝阳从家里出来。</p>
陈扬咧嘴直乐。</p>
“扬哥,我有问题吗?”蔡朝阳问。</p>
蔡朝阳也打扮了自己,穿的是过年时穿的衣服,鞋也是新的。</p>
陈仁军也大惑不解,“扬哥,朝阳这样不是挺好的么?”</p>
“好个球。”指着蔡朝阳,陈扬严肃的说,“赶紧去,换上平时穿的衣服,就是不能穿新衣服好衣服。”</p>
蔡朝阳赶紧去换了衣物。</p>
路上,陈扬才解释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