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第一氏族 > 章三九三 挽狂澜于既倒(3)

章三九三 挽狂澜于既倒(3)

    防御使也好,团练使也罢,都是寒门将领。


    随着土地兼并不可收拾,府兵制被破坏,世家权力萎缩,除了四境边军,皇朝内部重镇要地的驻军,基本都是由新军把持。


    将门官员手下已经没有多少兵马可言,虽然还有很多人身有将职,但大多都是光杆司令,能指挥的部曲就剩了亲兵。


    眼下,寒门第一官员孔严华,是明摆着跟皇后心意不和,不赞同皇后的出兵意见,这些防御使又怎么会主动出头?


    再说,他们也担心元木真,生怕自己出去是送死。


    所以赵七月的问题出口之后,防御使团练使们,都是低着脑袋盯着地面。


    等了片刻,没有听到身后有应答声,孔严华暗自哂笑,不由得得意起来,心里不屑的说道:


    “一个废后而已,真以为孤身赴险,在这个时候回汴梁,就可以感动天下人,从而令行禁止了?自己几斤几两,心里完全没点数!


    “不把本官放在眼里,不尊重本官的意见,就想指挥寒门将领,真是痴人说梦,真以为本官这多年的参知政事是白做的?


    “没有本官点头,我倒要看看,你怎么能施行所谓的军令,让自己的意志变成大军的行动!满殿防御使,你还能都杀了不成?”


    孔严华自得意满,心里窃喜。其余寒门官员,也大多是差不多的心思,一些心思不正的,还等着看好戏。


    而韩术、章琰等世家官员,则是个个失色。他们回头瞪着那些石雕一样不动的寒门将领,既感到愤怒又感到无力,心中的滋味言语难述。


    他们指挥不了这些寒门将领也就罢了,现在身负皇命的皇后来了,竟然也无济于事?!


    所有世家官员,这一刻都再清楚不过的感受到了,来自寒门势力的无声蔑视与嘲讽。


    无情的事实在赤裸裸的告诉他们,曾经尊贵非常,与天子共天下的世家,已经不复辉煌强大,他们的权力已成明日黄花。


    现在,他们不过是一群可怜虫!


    这份感受,让满殿的世家官员,在极短的时间内,都悲愤到了极点!


    就在世家官员们,快要控制不住怒火,准备借着当下这个时机发难,跟寒门官员先拼个胜负的时候,忽然有人站了出来。


    防御使人群中,走出一个身着符甲的青年将领。


    他在殿中面向皇后抱拳行礼,大声道:“臣张京,请命出战,为皇后娘娘为我大齐皇朝,讨伐北胡蛮贼!事若不成,臣愿提头来见!”


    充满豪气的奋然之音从张京嘴里喊出来,犹如金戈交鸣,饶是大殿沾满了人并不空旷,也依然在殿内回荡不休。


    满殿大臣无分世家寒门,霎时间都将目光锁死在了张京身上。


    世家官员错愕惊讶,不明白一个寒门将领,为何肯在这时候立下军令状,寒门官员也不能理解——有些心中只有党争没有皇朝的人,更是恨不得去抽他。


    只是转瞬,众人都反应过来,这个张京便是在皇后刚到汴梁,镇压城外驻军奔逃乱象时,被越级提拔为防御使的团练使。


    “张将军,你可知道,此战若败,对大局有多大影响?整个中原战局乃至皇朝安危,都要因之陷入绝境!你可担得起这个责任?”孔严华厉声质问。


    在张京跳出来的时候,他便大为光火,深感寒门官员之首的威严被丢在了地上。


    张京却不理他,只是对赵七月道:“臣若战败,愿提头谢罪!”


    赵七月点点头:“张将军悍勇敢战,不坠大齐武将之威,本宫甚慰。既然如此,张京听令!”


    “臣在!”


    “本宫令你亲率本部十万兵马,即刻出营北上,迎击来犯之敌,务必战而胜之!”


    “臣领命!”


    “兵部尚书何在?”


    “臣在。”


    “本宫令你供应张将军所需之兵甲粮秣,若是短缺了一份,妨害了大军征战,本宫唯你是问!”


    “臣,领命!”


    赵七月站了起来,地台的地势拔高了她娇小的身躯,让她在群臣眼中显得身形伟岸,威严深重:


    “余者各司其职,不可懈怠,倘若误了战事,军法无情,人头落地之时,休怪本宫言之不预!”


    众臣无论心思如何,此时无不记起赵七月的赵氏身份,与她之前在城头时杀人不眨眼的行迹,皆是心神一凛,纷纷躬身应诺。


    议事罢了,大臣们各自散去,赵七月独留了宰相陈询。


    因为赵七月答应用陈氏,准许陈安之带领陈氏族人参战,陈询看到了希望,眼下对赵七月感激涕零。


    只是他不明白,在最需要世家支持的时候,赵七月为何愿冒世家之大不韪,给陈氏这个世家仇寇以生机。


    现在赵七月留下了他,必然是有话要说,陈询不敢怠慢,一面躬身等着对方开口,一面在心里琢磨陈氏能给出多大的价码。


    不错,正是价码。


    这天下没有白吃的宴席,赵七月不会无缘无故用陈氏。今日这份恩情对陈氏来说犹如天大,陈氏必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来完成这份利益交换。


    陈氏能拿出多大的诚意?


    陈询心头苦涩。


    当年皇帝用他,可是买了他整个陈氏的命运前程,把他们陈氏变成了走狗,随意驱使,完全不顾他们的感受。


    如今陈氏面对的形势,比当初更加艰难,已经是没有立足之地了。


    赵七月这个时候给了陈氏生路,就算是要陈氏变成赵氏的附庸,让陈氏完全变成赵氏的走卒,陈询也无法不答应。


    陈询之前还对皇帝抱有幻想,觉得只要陈氏忠心事主,就算寒门得了天下,陈氏也能保一个书香门第、官场显贵的身份。


    如今他已是认清了现实:跟着皇帝一条路走到黑,陈氏只会重蹈徐氏的覆辙!


    只要赵七月能给陈氏立功机会,让陈氏有立身之本,陈氏根本没有选择,只能对方说什么就是什么。


    “陛下南撤时,宰相及时封锁城池,下令军民守战,联合几个世家的修行者稳住了大局,让本宫回来时,没有面对不可收拾的烂摊子,本宫深为感谢。”


    赵七月说出来的这番话,大大出乎陈询的意料。


    依照常理,赵七月这个时候若是要谋求将陈氏变成她的爪牙,亦或是赵氏的附庸,就得给他压力,让他认识到陈氏的困境,叫他明白除了听令别无选择。


    而不是来赞扬他的功绩。


    “皇后娘娘谬赞了,家国危难,存亡一线之间,臣忝为宰相,若是什么都不做,何以面对社稷百姓?”陈询谦虚谨慎地道。


    这话里面也挑明了陈氏存亡一线,他不得不放手一搏,这才让陈安之当家欧杀携财出逃、殴打百姓的官吏,只求有再战立功的机会。


    他想了想,还是决定识情知趣,趁着谈话氛围良好直接表明心迹,免得藏着掖着让对方不满,遂道:


    “皇后娘娘愿意用陈氏的人参战立功,臣感念万分,往后皇后娘娘但有差遣,陈氏上下必定唯命是从!”


    说完这话,陈询长揖不起。


    而后,他便听到了赵七月大感意外的声音:“宰相为何这样说?本宫用陈氏的人,并不是要陈氏举族效命于我或者赵氏。”


    陈询也意外的抬起头,不解其意。


    若不是为了收服陈氏,赵七月这个时候就应该处置他这个宰相,打击一群陈氏官吏,给世家出口恶气,换得世家们的拥戴。


    不为了自身与家族的利益,难不成还是因为家国大义?


    如果赵七月果真说了忠君事主、家国大义这八个字,陈询才会觉得荒诞,并且忧心绝望。


    那说明赵七月压根儿没把他当自己人,说不定往后什么时候就要卖了陈氏。


    这并不是说双方心中没有家国大义。


    而是皇朝形势到了这步田地,世家寒门之争到了这种程度,赵七月跟皇帝的关系到了近乎完全破裂的境地——皇帝之前都要废后了——再只说什么忠君事主、家国大义,就太过冠冕堂皇。


    这个时候,在世家看来,赵七月已经跟皇帝不在一条船上,她的所作所为,只可能是为了她自己,为了身后的家族。


    那么赵七月用陈氏不是为了收服陈氏,那还能是什么?


    陈询忐忑不安,他很害怕赵七月说出忠君报国的话来。


    好在赵七月并没有这样说。


    但赵七月说出来的话,却让他比听了家国大义这些道理,更加震惊错愕。


    赵七月认真地道:“我用陈氏,并无功利心思,只因为小宁子跟我说过一句话。”


    “赵总管?”


    陈询怔了怔,不知道这事跟赵宁有什么关系,赵宁又说了什么话,能有这么大的能量,“敢问皇后娘娘,赵总管说的是什么?”


    赵七月笑了笑:“他说,陈安之跟他是兄弟。”


    闻听此言,陈询呆立当场。


    半响说不出一个字来。


    只是心潮翻涌,老眼禁不住开始湿润。


    ......


    好半响,陈询再度弯身长揖,嗓音哽咽:“赵总管的朋友之义,皇后娘娘的深厚恩情,臣铭记于心,不敢稍忘。


    “只是......此番为了我陈氏,皇后娘娘没能迅速折服各个世家,有误皇后娘娘的大事,臣惭愧万分!”


    赵七月摆了摆手,不以为意道:“我赵氏是将门,就算要得各世家拥戴,也不屑于用权术,更不会去牺牲小宁子的朋友,一战足矣。


    “等到这一战的结果出来,宰相自然就会明白。”


    在形势如此艰险,此战充满巨大威胁与不确定的情况下,赵七月竟然表现得如此有把握,陈询深为诧异。


    但不知为何,这一刻,他从心底里选择了相信对方。


    或许只是单纯的因为,国战至今,赵氏还没败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西游:拜师菩提,喝酒变强 大乾长生 龙族:从只狼归来的路明非 我,君麻吕,要长生! 我没看过火影啊 东京完美人生